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步入驗收考核期,國企混改吹響沖鋒號。近期,從中廣核百億混改大單落地到廣汽埃安混改全面提速,國企掀起新一輪混改浪潮。同時,深化國企混改實施意見、研究建立混改引戰對接機制等混改“升級版”政策呼之欲出。專家認為,未來電力、電信、軍工、民航等領域混改有望率先實現突破,新能源、儲能設施建設等領域混改也有望進一步提速。下一步國企混改重點將從“混資本”轉向“改機制”,以資本證券化作為重要方向,建立規范的治理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推動混改企業提高經營效率。
近期,電力、鋼鐵等領域混改成果加速兌現。
日前,中廣核風電公司超三百億增資引戰成功落地,點燃了年末央企混改熱情。此次增資,一舉創下“國內新能源電力領域最大股權融資項目”“雙碳目標提出以來央企混改第一大項目”“年度國內非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權融資項目”“產權市場有史以來混改項目募資金額最高紀錄”等多項紀錄。
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結合“一體四翼”發展布局,系統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評估,對電網業務和金融業務、國際業務、支撐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混改可行性分析,明確將金融、戰略性新興業務等競爭性業務作為混改重點領域。公司研究出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推動12類121個項目有序落地,引入外部資本340億元。
北京產權交易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共有127家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通過北交所實施混改,引入社會資本717.13億元,同比增長36.22%。其中,電力、石油、鐵路、軍工等七大關鍵領域混改項目22項,引入社會資本416.39億元,同比增長367.44%。今年以來,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成交新能源、“雙碳”類混改項目40項,占比超過30%,引入社會資本427.29億元,同比增長41.85%。
宋向清認為,國企混改三年行動臨近收官,國資委將對國企改革目標落實情況進行考核。今年底或明年初,可能圍繞國家重大戰略,比如碳達峰碳中和、新能源、儲能設施建設等領域對國企開展增量混改。明年央企混改可能呈現四大新看點:擴大對外合作與開放,深化生態保護推進“雙碳”目標實現,現代管理制度和新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升級以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延鏈和強鏈。
“年底混改將加快推進。”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說,從量上看,從前期試點逐步走向全面推進,會有更多企業啟動混改;從深度看,混改會從混資本轉向改機制,會從單一的混改轉向圍繞混改綜合推進各項改革;從路徑看,未來有可能從當前的以國有企業為主體吸引非公資本參與,轉向國資積極參與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混改。
國資國企研究專家席加省認為,國企正向混改應該以資本證券化作為重要的方向。通過資本證券化,推動更多的國有資本向上市公司集中,可以極大地提高國有資本的流動性與價值增值能力。應充分利用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及新設立的北交所等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企業規范治理,通過資本市場建立規范的治理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推動混改企業提高經營效率。
(劉麗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