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已經55歲了,又沒有買其他類型的保險,那么可以考慮參保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如果戶口在農村,可以參保農村居民養老保險。
為什么要購買養老保險呢,養老保險相對于其他投資方式有什么特點?
保障性:以國家財政支持為后盾,為人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普遍性:養老保險覆蓋所有社會勞動者,凡是年齡在16至60歲的未參保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都可以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互助性:利用參加保險者的合力,幫助年老的人,互相互濟,滿足急需。
強制性:由國家立法限定,確保參保人合法利益,并由專門機構管理社保基金,將財產風險降到最低。
福利性:社會保險是一種政府行為,不以盈利為目的。通過政府、集體個人共同集資,減少了參保人的生活壓力,同時也為其晚年生活提供了一個基本的保障。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每年繳費一次,連續繳費15年,60歲后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既能保證老人的基本生活質量,也能保障財產安全,不用老人多花心。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農村居民養老保險都實行12個繳費檔次,最低每年100元,最高每年2000元。如果我們每年繳費2000元,繳納15年,那么父母購買養老保險需要花費6萬元。
60歲后父母能拿到多少呢?
養老保險基本賬戶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根據參保人繳費檔次的不同,最低給予每人每年45元~65元補貼,每人每年的補貼標準為:
繳100元補45元;
繳200元補50元;
繳300元補55元;
繳400元補60元;
繳500元及以上的補65元。
基本養老金=55(基礎養老金)+繳費滿15年后每多繳1年基礎養老金增加1元+(個人繳費合計+財政補貼+存儲利息)÷139。
每年繳費2000元,按照3.25%的年利率計算,存15年,利息大約為7800元。
基本養老金=55(基礎養老金)+[15×2000(個人繳費合計)+65×15(財政補貼)+7800(存儲利息)]÷139(計發月數)=334元。
月基本養老金為334元,父母一個月能拿到668元,大約7年半就能把參保的錢全部領回來。在鄉鎮地區,一個月6/7百元,應該讓老人的基本生活水平得到較大的提升。
對于一般的城鎮職工來說,6萬元的養老保險費用還是在承受范圍內的,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有利于老人的身體健康,也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精力拼事業。如果老人因子女經常不在身邊,或者衣食住行得不到保障而生病了,相對于上萬元的醫療費用來說,購買養老保險應該是很劃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