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節臨近,必有一波消費高峰到來。此時,中國消費者協會和各地消協組織都會根據近兩年春節期間受理的投訴情況,發布當年的春節消費提示,為的是讓消費者躲過商家的種種“套路”,過個溫馨祥和的春節。這是每年的例行動作,但比較2017年和2018年兩年的提示,在條項增減變化之間卻能看出消費升級的一些端倪。
反映在過年方式上,增加了“出門旅行要留神”“滑雪、游樂場游玩注意安全”的內容,直觀說明旅游過年成了很多人的新選擇。
要問透過哪個行業最能看清楚當下消費現狀,一定是旅游這個傳統又現代的行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早已不是什么“奢侈品”,而是變為休閑生活的“必需品”。無論以消費人群劃分的親子游、家庭游、銀發游,還是以業態劃分的養生游、郵輪游、房車游,都在滿足人們多元化需求的同時,讓旅游市場越走越寬廣。2018年的消費提示專門指出,通過旅行社春節出游的消費者,要盡量選擇有合法資質、規模較大、信譽較好的旅行社,要提防低價旅游高價兜售保健品或全程購物游的“陷阱”,要到旅行社營業場所簽訂旅游合同,等等。
在旅游消費升級形勢下,人們更在意旅游的品質,對住宿、餐飲有了更高要求,傾向于選擇自助行或半自助行方式。而當年輕人成為旅游消費的主力群體之后,他們愛自由、夠灑脫、重體驗,愿意花時間在網站上尋找機票、酒店、景點的最優組合,為自己定制一份完美的旅行“菜單”。正是看到了這樣的變化,中國消費者協會今年還特別提醒,選擇在線旅游平臺預訂酒店、機票、車票等,結算時一定要看清是否存在替消費者勾選不必要服務項目的情況,留神商家捆綁銷售的“坑”。
至于“滑雪、游樂場游玩注意安全”的提示,恐怕就是源于冰雪游的升溫了。如今,滑雪不再只是北方人的運動,隨著雪場的往南推進,讓一部分人養成了滑雪的習慣,利用春節假期“旅游+滑雪”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應選擇正規、安全設施齊全的滑雪場,同時要增強自身安全防護意識,使用專業滑雪裝備,佩戴安全防護設備”,出發前記住這些提示準沒錯。
當然,消費提示也始終保持對熱點問題的關切。比如,辦理預付卡要謹慎。近年來,美容、美發、健身、家政……各種各樣的預付卡走進了人們生活。在帶來便利的同時,因預付卡經營者關門跑路引發的投訴事件也給消費者增添了不少煩惱。中國消費者協會此時的警示,是為了讓消費者能自我保護,冷靜消費。這并不意味著相關部門要一直當觀眾。事實上,上海率先對單用途預付卡進行立法,就說明相關部門已經在行動了。比如,小心掃碼送禮品等新型詐騙。這些看似簡單實惠的“掃碼送禮”,往往演變成深不可測的“陷阱”。從假冒的“違法停車罰單”到激發愛心的“掃碼創業”,不法分子利用二維碼制造的新騙局層出不窮,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及隱私權,更觸犯了法律。廣大消費者還是要記牢消費提示,提高防范意識,時刻提防個人信息泄露和新型詐騙。
人們常說,這世界變化快,一不小心就會跟不上時代。此話沒錯,越來越多的新消費讓大家的生活方便、多彩,也不可避免地催生了問題、煩惱。在逐漸加快的節奏里,不妨多聽聽消費提示,小心商家的“套路”,擁抱讓人欣喜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