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5月1日正式實施《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以下簡稱“分級基金新規”)以來,一年時間內分級基金總份額萎縮6成,成交量下降超3成,超過7成的分級B面臨流動性枯竭的現象。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分級基金市場交投日益清淡,疊加資管新規對公募份額分級的限制,未來分級基金很可能繼續邊緣化,或最終退出市場。
新規實施一周年
分級基金總份額萎縮60%
2017年5月1日,按照分級基金新規要求,5月1日之后買入分級基金,要求投資者20個交易日日均30萬元的證券類資產門檻,還要求在營業部開通分級基金權限,簽署《風險揭示書》。
而如今,距離分級基金新規實施已滿一周年,投資者門檻的上升和基礎市場的震蕩,讓分級基金規模日益萎縮,流動性集中的現象也日趨明顯。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1日,市場上全部145只分級基金總份額為634.62億份,比去年同期下降944.04億份,同比萎縮59.8%。而環比上月數據來看,分級基金總份額一月內逆市增長85億份,微增4.26%。
從前十大分級基金龍頭數據看,前十大龍頭分級總份額達377.73億份,在分級基金市場占比接近60%。其中,富國創業板分級仍以90.94億份位居分級基金龍頭位置,并以15.5億份的增額成為上月規模增長最多的分級基金,份額增速為20.54%。富國基金旗下的富國證券分級、富國中證軍工分級也分別位居分級龍頭第2位和第6位,成為分級基金龍頭中產品數量最多的基金公司。
雖然基礎市場低迷,但不少龍頭分級基金受到資金的逆市加倉,如富國證券分級、富國創業板分級、銀華深證100等7只分級基金的總份額都有不同幅度的擴容。
然而,隨著軍工板塊和港股市場的回落,富國中證軍工分級份額減少3.83億份,萎縮10.81%,排名環比下降2位至第6名;銀華恒生H股分級份額減少1.06億份,萎縮3.57%,相對排名保持不變。
公募基金前十大分級基金龍頭
(數據來源:wind)
逾七成分級B面臨流動性枯竭
隨著分級基金新規實施和投資者門檻的抬升,分級基金市場交易日趨清淡。
從成交量指標來看,131只分級B最近的4月份月成交量為2.41億手,比2017年5月成交量銳減35.19%;月成交額為175.06億元,同比降低7.31%;月均換手率也從一年前的1.46%降低到4月份的1.28%。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月成交額不足1千萬的分級B多達93只,占比高達71%,成為流動性枯竭的“重災區”。
折溢價率方面,隨著部分板塊分級基金行情的演繹,分級B基金目前溢價率高達13.68%,環比上升4.5個百分點;而受到分級B溢價率高企影響,分級A折價率也從4月初的4.76%上升為6.1%。
西南證券(4.450,0.17,3.97%)認為,資管新規的發布給折價分級A帶來一些投資機會:目前市場上大多數分級A處于折價交易狀態,若以市價在二級市場買入,一旦分級基金轉型或清盤,分級 A 將以凈值折算,這就獲得了凈值大于市價這一部分的超額收益。
分級基金或最終退出市場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規模萎縮、成交量和流動性降低,以及資管新規對公募份額分級的限制,未來分級基金規模和成交量將繼續萎縮,或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最近發布的資管新規要求,公募產品不得進行份額分級,而對存量分級基金在過渡期后的處置市場存在分歧:一種認為存量分級在過渡期后應面臨轉型或清盤;一種解釋為分級基金是有序壓縮遞減規模,防止過渡期結束時出現斷崖效應。
北京一位大型公募數量投資部基金經理表示,在資管新規和分級基金市場規模萎縮、流動性枯竭壓力下,預計多數分級基金將逐步清盤,部分龍頭分級基金有可能會轉型為LOF。監管的去杠桿的大背景下,這類產品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建議投資者警惕分級轉型或清盤的風險。
華寶證券也認為,公募基金不得分級,過渡期后分級不能存續。在征求意見稿中,“金融機構不得再發行或者續期違反本意見規定的資產管理產品”中的“續期”改為“存續”。顯然,分級基金是違反資管新規的產品,但絕大多數分級是永續產品,無需“續期”,現在改為不得“存續”,明確了分級基金在過渡期后將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