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知情人士說法稱,中國第二大比特幣挖礦硬件設備制造商嘉楠耘智計劃在港交所IPO,一旦成功,便會成為香港第一家區塊鏈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
一位嘉楠耘智的高管對澎湃新聞表示,目前處于上市敏感期,至于在哪里上市不便回答。
《南華早報》稱,嘉楠耘智希望IPO融資10億美元。此前,嘉楠耘智曾經透露過考慮在香港或者美國上市。目前消息人士稱最后在何地上市仍存在變數。
嘉楠耘智創立于2013年4月,全稱是杭州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嘉楠耘智于2015年獲清華三角研究院投資,作為重點項目引進杭州。注冊資本從最初的10萬元,多次增資為現在的3億元。
嘉楠耘智的主營業務是專用集成電路(ASIC)芯片以及衍生設備的研發、設計及銷售,提供相應的系統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在集成電路的產業鏈中,嘉楠耘智聲稱自己處于上游的位置,掌握關鍵算法和芯片實現技術。
嘉楠耘智的創始人是張楠賡,在業界更響亮的是他“南瓜張”的名號。2011年,作為北航計算機專業博士,其設計的比特幣挖礦機(命名為Avalon)運算速度遠超顯卡挖礦機。這也是全球第一臺專業的比特幣礦機,電腦挖礦的時代被終結。此后,阿瓦隆礦機為代表的中國比特幣挖礦產業也開始躍升為全球第一。
截至2017年4月末,公司累計售出阿瓦隆系列礦機約 16 萬臺,占據了全球比特幣算力市場的22%。嘉楠耘智官方數據顯示,該公司2017年未經審計的凈利潤超過3億元,而該公司2015年的利潤才224萬,2年爆發式增長了125倍。當然這才是全國第二的成績,市場占有率第一的是比特幣大陸旗下的螞蟻礦機。
近期嘉楠耘智之所以再度獲得市場關注,是因為4月24日,證監會副主席姜洋一行調研了該公司。嘉楠耘智聯席董事長孔劍平向姜洋副主席一行匯報了嘉楠耘智的芯片研發情況,重點介紹了區塊鏈計算芯片在比特幣挖礦領域的應用和人工智能芯片的應用場景。姜洋詢問了關于芯片的核心技術相關的問題,并就“中興事件”進行了詢問和討論。
姜洋副主席說“不管你們芯片用于什么,本質上都還是一家芯片公司,希望你們在國內上市”。
事實上嘉楠耘智登陸資本市場頗為坎坷,如今的這次嘗試已經是第三次。
2016年6月,魯億通(300423)宣布以30.6億的估值并購嘉楠耘智100%股份,其中三分之一左右以現金方式支付,其余三分之二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嘉楠耘智承諾2016年至2018年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8億元、2.6億元和3.5億元,合計不低于7.9億元。從嘉楠耘智后期的表現來看,這個對賭目標應該是能實現的。但是最后因為這次并購方案存在規避借殼嫌疑,加之嘉楠耘智估值過高,給出高業績回報承諾,被深交所多次問詢,最終上市計劃被迫終止。
2017年8月,嘉楠耘智申請新三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但是又遭到全國股轉公司與券商前后三輪反饋問詢,這次掛牌最終又偃旗息鼓。
這次嘉楠耘智想要在境外市場發行也有跡象。比如今年3月剛剛發生了一次股權變更,企業類型由一家境內公司變成了臺港澳法人獨資公司,變更后唯一股東為嘉楠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嘉楠耘智的屢次沖刺資本市場失敗與當前的監管環境也是息息相關的。去年9月,中國監管部門要求所有虛擬貨幣與人民幣之間的境內交易所將全部限期關閉,緊接著虛擬貨幣交易所陸續關閉。監管指令很快觸及挖礦產業,今年1月2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地下發文件,要求積極引導轄內企業有序退出比特幣挖礦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