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部28日公布數據顯示,自3月中旬美國各地為遏制新冠疫情發布“居家令”等防控措施以來,已有累計超過4100萬民眾首次申請失業救濟。
不少在服務、娛樂和旅游休閑行業供職的人失業后生活遭遇巨變,日子捉襟見肘。經濟學者警告,官方數據所反映的問題可能只是美國就業市場危機的冰山一角。
【艱難度日】
來自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搖滾樂隊管理員凱莉·凱爾索30歲,上周剛拿到她兩個多月前申請的失業救濟金,數額與她跟隨樂隊巡回演出時每周拿到的1250美元不可同日而語。凱爾索暫時不愿轉行,不過她有美容資格證書,說實在走投無路就去給人打理發型。
與凱爾索相比,西弗吉尼亞州馬丁斯堡的便利店收銀員謝莉·休特運氣更差一點。她的失業救濟申請3月19日已獲批準,但至今沒收到錢,只能刷信用卡舉債度日。眼下她還發愁,如果再拿不到錢,已申請延期的房貸到期后該如何償還。
還有人還沒申請下來失業救濟。吉爾·斯洛姆巴先前在紐約州布法羅市同時打三份工,在兩家診所做牙科護理員并兼職酒保,但3月17日以來一直待業,7周后才找到幫助她完成失業救濟申請的專業機構,卻發現她的個人就業檔案不全。斯洛姆巴告訴英國《衛報》,她最近上傳了W2個人收入報稅表,“希望幾天后能通過”。
在芝加哥為一家航空公司餐飲承包商開車的阿德里安娜·卡斯蒂略3月底以來一直休病假,4月16日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但由于從事“必要性”工作,她無法申請失業救濟,只收到過24小時的病假工資。卡斯蒂略既煩心又害怕,因為她沒錢還下月房貸、買食物、付賬單、繳水電費。而且,她已咳嗽數周,害怕復工后病情加重,因為公司的廚房沒人打掃,也沒人執行“保持社交距離”措施。
疫情同樣讓60多歲的癌癥康復患者桑德拉·里韋拉·德爾瓦爾驟然跌入深淵。德爾瓦爾在佛羅里達州做客機機艙清潔工作,3月13日出現類似感冒癥狀,她沒有獲得新冠病毒檢測機會,醫生建議她自我隔離兩周。沒想到無薪休假兩周后,主管突然讓她下崗。德爾瓦爾頓時失去全部收入來源,還要供養老父,寄出的失業救濟申請如石沉大海,她“不知道如何活下去……感覺要瘋了”。
按照《衛報》描述,全美各地民眾都因疫情受到嚴重沖擊,商店關門、工廠停產、赫茨租車行和梅西百貨等知名企業申請破產……不少人的生活被按下“暫停”鍵、滑向貧困邊緣,甚至連每日溫飽都成了問題。
【冰山一角?】
失業率高企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深遠影響。美國失業率4月達14.7%,創大蕭條以來新高,不少人預期5月失業率可能進一步攀升至將近20%,在2021年年底前維持兩位數。
盡管勞工部數據顯示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連續第八周環比回落,按照美聯社的說法,這一數據依然處于歷史高位。一些經濟學者警告,這說明企業經營活動受到嚴重沖擊,可能就此永久性縮減雇員規模,而非疫情期間暫時裁員。
自由職業網絡中介平臺Upwork首席經濟師亞當·奧齊梅克說,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摧毀效果“無法很快消解”。
失業潮似乎已從首當其沖的餐飲業和零售業蔓延至更多行業。華盛頓州內已有保險企業裁員,紐約州則報告信息技術企業就業崗位削減。
連公務員都可能飯碗不保。經濟學者預期,州級以下地方政府因疫情稅收大幅下降,可能導致政府部門今后數周內裁員。華盛頓州失業申請周報中已出現政府雇員下崗數據。
美聯社分析,失業潮的真實圖景可能更黯淡。因為官方只統計明確表現尋求就業意愿的失業者,而不少失業者可能因太多企業關門而感覺此時嘗試再就業毫無意義,官方數據無法體現這類人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