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PE巨頭Ardian完成第八期PE二級市場基金的募集,該基金總規模達到190億美元。
Ardian的前身為安盛保險旗下的私募投資平臺,2013年分拆之后成為一家獨立的PE投資平臺。如今,這家機構憑借960億美元的管理規模和五大資產管理業務(母基金、直投基金、基礎設施、房地產以及私人債務)成為歐洲市場管理規模最大且多元化的私募股權機構之一。
與黑石、凱雷、KKR等PE玩家不同,Ardian最大的業務板塊是母基金業務。前述總規模190億美元的PE二級市場基金,創下了全球PE二級市場基金的募資之最。
“越來越多的國際LP能夠更熟練地與二級市場買方對接。買家的數量越來越多,投資策略也呈現出多元化。”Ardian大中華區主管兼董事總經理姚斌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姚斌超在2011年加入Ardian,后領銜籌建Ardian中國辦公室。
2019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增加了全球機構投資人在中國市場減少資金配置的擔憂。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了新基金募集的不確定性,將給中國市場的美元基金募集帶來哪些影響也是從業者的階段關注點。
“我們沒有看到美國的賣家集中出售中國基金(份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如果放棄在中國的布局,對他們來說是不能承受的損失。相反,他們當中的很多在研究如何基于更好的策略在中國做配置。”姚斌超觀察到。
PE二級市場大時代PE二級市場基金通常在基金的成熟期進入,加上能夠以一定的折扣購買資產,因此理論上能夠在更短的周期內獲得更高的回報。
據Preqin的統計,全球PE二級市場的年交易規模已經從2013年的260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750億美元;新資金的募集規模和數量也持續上升,2018年有39只PE二級市場基金完成總規模298億美元的資金募集。
Ardian的PE二級市場業務的發端要追溯到1999年。
這一年募集完成的第一期PE二級市場基金規模僅為2.2億美元,其后,其團隊基本以每三年左右一期基金的節奏進行募集,每期基金的管理規模也逐年攀升。從2013年的第六期基金開始,Ardian PE二級市場業務的單只基金管理規模均超過百億美元。
Ardian執行委員會成員、Ardian Fund of Funds主管文森特·岡博(Vincent Gombault)表示,“在當前環境下,二級市場在向機構投資者提供流動性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現在是一個成熟的市場,未來幾年對私人股本投資者的重要性只會增加。”
姚斌超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介紹,Ardian的核心策略可以總結為做大項目。這里的“大”不僅包括單筆投資金額,還有交易的復雜度、為大型機構LP提供一站式服務等策略選擇。
從過往交易來看,Ardian的主要合作方是保險機構、養老基金、主權基金等機構LP,平均單筆交易的規模超過10億美金,接手的資產包少則有幾十個、多則有數百個基金的份額。
隨著Ardian在大項目上的樣板效應凸顯,會有賣方提前一兩年來與團隊溝通可能的方案,也有中介機構以“這一看就是Ardian的項目”敲門開場。
“大項目”策略拆解追本溯源,Ardian在PE二級市場業務的策略選擇與其團隊基因和歐美市場的股權投資歷史有關。
Ardian的前身AXA Private Equity在成立之初主做直投業務,投資階段包括并購和成長期投資。成立三年后,AXA Private Equity掌門人Dominique Senequier將業務拓展到母基金的資產類別,且同時展開了一級基金和二級基金的投資。
直投基金業務包括并購、擴張和成長期等多個階段的投資,投資交易主要集中在法國、意大利、德國、英國等歐洲地區。母基金業務則相對更為全球化,并通過一級基金投資、二級基金投資和聯合投資與全球的基金管理團隊合作。
“現在的基金規模允許我們做特別大的項目,行業競爭比較少、也能夠為合作方提供更多服務。”姚斌超介紹,賣方的訴求是多元化的,有出于外部行業監管、內部策略調整、迅速獲取收益、業務團隊剝離等多種可能。
除了價格之外,Ardian需要為合作方提供盡可能全面的解決方案,與他們在內部流程、外部過渡、收益實現等多方面實現共贏。
回看過去20年PE二級市場行業的發展,互聯網泡沫后出資人從私募股權基金撤離,金融危機后出資人流動性需求上升、銀行剝離私募股權部門,這些都成為了Ardian等玩家大舉買入資產的時間窗口,也為投資機構帶來可觀的投資收益。
PE二級市場基金的出資人們也看到了基金年份的重要性。今年初Ardian新一期PE二級市場基金募集的最后窗口期,盡管有潛在LP因疫情期間工作無法推進而未能出資,也有LP在基金關賬前提高了出資額度,使得完成第八期PE二級市場基金的募資總額超過了初始募集計劃。
姚斌超從基金出資人一方得到的反饋是,“大家在策略判斷上認為PE二級可能是未來幾年內不錯的資產配置選擇。一些機構可能會遇到現金流的問題,這正是以更低的價格買入資產的好機會。”
亞洲市場的機會Ardian的母基金業務包括一級基金和二級基金兩部分,其中二級市場業務所持資產有超過50%的比例在美國,20%-30%在歐洲市場,還有約15%的資產在亞洲地區。從母基金的出資情況來看,Ardian已經在亞洲投資為超過100只基金出資超過30億美元,還通過跟投策略向18家亞洲公司投資超過5億美元。
Ardian在募資端也得到更多亞洲投資者的支持。資料顯示,Ardian新近完成的第八期PE二級市場基金的出資人包括主要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保險公司、高凈值個人和金融機構,其中來自新加坡、韓國、中國和日本的亞洲投資人占比達到20%。
Ardian亞洲業務負責人Jan Philipp Schmitz表示:“我們在亞洲實現了強勁的用戶增長,隨著時間的遷移,將有更多在亞洲的投資。”
事實上,Ardian并無專門的區域配置策略,因此各地區的資產占比和全球PE行業的資產配置相近。但姚斌超能夠看到,“未來中國地區的很多基金完成募集后,他們在全球市場的占比會更大,那么LP出售的資產包里也會有更多中國資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Ardian通過1600只相關基金投資了逾1萬家投資組合公司,并建立了相應的基金和項目數據庫。通過數據庫可以清晰的看到頭部資產在當下的運營數據、現金流情況、退出預期,讓Ardian在交易機會出現時能夠迅速給出公允的資產報價。
這也就提到了Ardian中國辦公室所承擔職能:與中國本土的GP團隊建立緊密合作,尋找一級基金的投資機會;尋找中國潛在的賣家、評估在華優質資產的價值、推進中國項目跟投,進而實現二級基金業務在中國市場的深耕。
回到新基金的配置思路,姚斌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外部的階段環境變化不會影響團隊的核心策略:“配置方面我們強調全天候方案(All Weather Solution)。策略在過去20年沒有變過,即做大項目、服務大型機構LP、建立自有數據庫、跟蹤頭部資產價值。這也就是我們的護城河。”(記者 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