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學生文明就餐監督員”
方案要求,學校師生通過多種形式的種植體驗和食物制作等勞動實踐,提高學生的實踐興趣,從快樂和趣味中激發學生求知和實踐的動力,增強勤儉節約的自覺性。學校要整合教育資源,與健康教育課結合,制定好學生食譜,均衡營養、科學膳食;與綜合實踐課結合,教育學生認識食物,惜糧節約,敬畏自然;與勞技課結合,讓學生學習烹飪技術、感恩生活,親手制作食物;與安全教育活動結合,增強師生食品安全意識。
各學校要建立校園食堂就餐監督管理和學校節糧管理制度,完善防止餐桌浪費的具體辦法和獎懲制度,大力倡導“光盤行動”;結合實際,科學營養配餐、提高飯菜質量,倡導主食按需供應、小份多次管飽的節約用餐方式;指定專人加大食堂就餐巡視力度,普遍設立“學生文明就餐監督員”,對食物浪費現象進行監督。特別是在學生就餐時段,定時對學校食堂、宿舍、教室等重點區域進行巡查,對發現的糧食浪費現象及時進行糾正和批評教育。
學生日常節糧行為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對開展節糧教育工作突出的學校要予以表揚和表彰,對開展節糧教育不力的學校要予以通報批評,對存在嚴重浪費現象的學校要嚴肅處理。結合實際,編制班級、學生節糧考評辦法,將學生日常節糧行為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加強對學校相關部門及人員開展節糧教育管理工作情況進行監督考核,并與評優評先結合起來,將班級節糧情況作為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工作評價的重要內容,著力構建節糧教育管理工作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