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個交易周創業板2.0成交活躍
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家首發企業24日上市交易,一系列“升級”的市場制度在創業板開始運轉。這18只新股上市首日全線上漲,漲幅均超40%,其中10只漲幅逾100%。
創業板存量股票交易制度同步更新,漲跌幅限制放寬到20%。市場數據顯示,24日創業板共有43只存量股票盤中最大漲幅超過10%。創業板當天成交額突破2200億元,成交量顯著增加,也充分顯示了投資者的交易熱情。
在后續交易日中,注冊制首批新股表現開始分化,總體符合市場預期。
存量股票表現同樣備受市場關注。數據顯示,8月24日至28日,創業板存量股票日內平均振幅介于6%至7%之間,較改革前一周提高2.5個百分點。漲跌幅放寬至20%,存量股票未出現大面積大幅上漲或下跌,單日漲幅超過10%的股票日均21只,跌幅超過10%的股票日均2只,處于合理水平。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韓乾指出,從創業板2.0第一個交易周看,市場流動性得到明顯改善,尤其是注冊制下首批上市企業的股票成交活躍,存量股票的成交量也有所放大,市場總體運行平穩。
2 升級版交易制度經過市場初檢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交易制度的升級,創業板的定價和交易正朝著越來越市場化的方向邁進,市場的靈敏度和定價效率在進一步提升。整體看,一系列交易制度升級經過市場初檢,改革實現了平穩落地。
“注冊制下,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加強了市場的價格發現和價值實現功能,提升了定價效率。”華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認為,漲跌幅等交易限制的放寬加速板塊內的優勝劣汰,長遠來看有利于提升市場整體質量。
在改革落地的第一周,新的交易制度仍在磨合期,出現了單只新股波動大、少量低價股票遭遇資金熱炒等現象。
在韓乾看來,對于新交易制度在落地磨合初期出現的一些不適,市場各方應給予足夠的寬容、理解和支持。值得關注的是,8月27日晚,創業板公司天山生物公告稱,因公司股票交易價格連續10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100%,自8月28日開市起停牌核查。
業內有分析指出,非理性資金炒作之風不可助長。從交易所規定看,天山生物應該屬于制度性停牌而非強制性停牌。時隔17個月后股價異動特停公告重出江湖,后續炒作應該會有所降溫。
深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已經平穩落地,深交所將持續做好交易監管工作。
3 投資創業板務必把理性“隨身攜帶”
對于中小投資者來說,在創業板投資應該注意些什么?注冊制下選股是不是更難了?
深交所提醒,投資者應增強風險意識,理性參與創業板新股交易,切忌盲目追漲殺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注冊制下,股票定價的市場化程度更高,意味著股票價格走勢可能會出現進一步分化。這對投資者選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韓乾說,中小投資者要特別注意價格風險,因為新的交易制度下日內漲跌幅限制有所放開,市場價格對外部信息沖擊的靈敏度會更高,波動也會更大。
龐溟認為,創業板注冊制的首批18只新股具有一定稀缺性,但隨著注冊制下的常態化發行,稀缺性下降是確定的。與此同時,市場資源會更加向優質企業聚集,基本面欠佳的公司獲得高股價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要堅持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線投資的原則進行投資決策,重視加強以基本面為主精選個股的能力,避免短線擇時、主題炒作、跟風買賣等投資方式。”龐溟建議,中小投資者不妨通過公募基金等專業投資機構參與創業板投資,為自己的資產配置引入專業力量。
多位業內專家認為,隨著機構投資者占比持續上升、創業板企業陣容不斷擴大、投資者逐漸適應新的交易制度,創業板的波動率與換手率有望下降,總體波動將趨向平穩。相關基金漲跌幅同步放寬至20%,也有利于價值發現策略和價值投資理念成為市場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