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融資功能是資本市場助力實體經濟最直接的體現。今年上半年,創業板首發、再融資公司數量及融資金額均呈現爆發式增長。截至8月31日,年內共62家企業登陸創業板,首發募集資金共計433.29億元,IPO公司家數及募集資金總額均較去年同期翻一番。注冊制下首批上市的18家公司募集資金總額達200.6億元,平均融資額達11.2億元。2020年上半年創業板披露可轉債及非公開發行方案的公司家數分別為45家、165家,擬募集資金總額分別為418.32億元、1878.10億元;而2019年同期創業板披露可轉債及非公開發行方案的公司家數分別僅為25家、16家,擬募集資金總額分別為215.61億元、140.06億元。另外,創業板上半年共22家公司披露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擬募集資金共計166.49億元。
自成立以來,創業板始終堅持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支持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發展,培育出的行業龍頭公司業績表現亮眼。以邁瑞醫療等為代表的市值200億元以上的78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平均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29.94億元、5.4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7.28%、57.65%。同時,這些績優公司的強勁增長持續帶動創業板整體業績上揚。截至8月31日,除千山退、暴風集團外,創業板公司均已披露2020年半年度經營業績。2020年上半年創業板公司實現平均凈利潤0.83億元,同比增長13.97%。二季度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平均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4.85億元、0.59億元,環比增長43.69%、147.37%,發展動能強勁。
從構成上看,在創業板849家企業中,近七成為戰略新興企業。上半年,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2.88%、18.34%,遠超其他行業。節能環保、新能源產業等凈利潤也實現同比增長。新材料產業、數字創意產業等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凈利潤分別下滑15.22%、29.83%,但得益于消費需求恢復,在第二季度分別實現環比增長93.01%、64.20%。
此外,創業板公司退市也呈現常態化趨勢,板塊基礎制度進一步完善,提升市場效率和優化服務實體經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