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樓市,未來三年出現什么事,都不要感到驚訝。
01
根據華夏時報報道,石家莊房價跌到了三年從2017年10月的調控開始,石家莊房價下跌3年,部分項目更是打7折,回到了2017年初的水平。
這篇文章不是要吐槽石家莊,而是以石家莊為視角,看看未來三年,或許用不上這么長時間,樓市將會有什么變化。
石家莊,簡稱“石”,河北省會,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京津冀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從地圖上看,石家莊這個城市,與北京,天津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也就是說,在京津冀中作為冀的代表城市,當仁不讓的城市為京津冀一體化的重點發展城市。
當然石家莊的發展,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同樣受制于京津這兩個城市。
北京就不用說了,天津這兩年的發展,出現了一種頹勢,就足以說明北京對津、冀的輸出效應,遠不如上海之于浙江、江蘇。
其實說這些,不是要從宏觀上分析經濟形勢,而是要大家明白一點,石家莊最起碼有北京和天津一體化的聯系。
但很多城市,可沒有這樣的照顧。
上半年GDP全國50強
上半年GDP城市排名中,石家莊位列第34位,在它前面,除了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和天津、重慶外,有一半以上都來自于長三角、珠三角地區。
這就說明一個事實,經濟城市群形成后的帶動效應是顯而易見的。
如果往34名之外看,受益于這兩個城市群效應的城市更多。
而反觀東北及中部的內陸省份,除了有計劃單列市的,基本上都是舉全省之力把省會抬上去的。
看榜單一個很直觀的現象就是,發達省份地級市的GDP甚至要高過一些省份的省會城市。
這個現象背后說明了什么呢?
02
石家莊的樓市,這三年所經歷的,其實是目前經濟走向和人口流向下的必然之路。
這種趨勢,也將在未來三年中,蔓延到東北及中部的城市之中。
也許這話有點聳人聽聞,但我們應該清楚一點就是,東北及中部城市是有一定滯后效應的。
因為以下的原因,這條路的大門,將會加速打開。
1、后疫情時代,經濟板塊和樓市將出現加速分化。
2、各地的“搶人大戰”升級,大部分城市在經濟發達地區面前,毫無優勢可言。
就目前的情況看,在各地樓市政策不斷升級的當下,人才引進成為了樓市松綁的突破口。
這樣做,對于經濟發達地區,不僅解決了樓市的限制,對于人口的流入,也有了更為精準的把控。
所以,目前發達地區有足夠的動力和籌碼去做這件事。
而人口流動的加速,也給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城市身上,撕開了一個更大的口子,這種加速失血的情況,后果是連鎖性和災難性的。
而房價,就是這些城市最后的遮羞布,有很多城市,經濟發展慢,但房價相對于收入來講,可是很高。
這些城市打擊房價上漲的動力很小,究其原因就是土地收入占到財政收入的很大比例。
也可以把它看成一個循環,至于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就得交給時間驗證了。
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短時間出現很大變化的可能性,是非常強烈的。
也許在明年,一場大水就會澆滅所有的僥幸。
對于一些城市來說,經濟中包括樓市。
對于一些城市來說,樓市就是經濟。
一步沒跟上,至少是5年的差距,但是差了兩步,就不一定只是10年的差距。
03
目前的狀態就是城市化的2.0版本。
為什么這么說呢?
如果說農村包圍城市,是城市化的1.0版本。
那么,如今的趨勢是少數城市將吸走大部分城市的人口。
這里說的人口,是指年輕人。
所以,大部分年輕人流失的城市,其城市人口的平均年齡將逐步拉高。
平均年齡被逐步拉高后,不要談什么創新能力了,就是經濟環境也會在原來的基礎上,逐步走低。
也許鶴崗的今天,將成為很多城市的明天。
大家可以想想,一個城市的房價連續下跌三年,還沒有止跌的跡象,對于有房一族的打擊有多大。
即使是自住,房子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說,都是最大的資產。
而房價下跌的直接影響就是交易量。
房價蹭蹭往上漲的時候,大家都怕房價還要漲,上車的意愿是很大的。
當房價連續下跌的時候,大家都開始觀望了,認為明天的房價會更低。
這就是中國樓市一直以來的交易心理。
這也就是不論開發商還是地方政府,都在努力維持房價上漲的原因。
因為,就像剛剛說的,后果是連鎖性和災難性的。
從整體來看,除了北京、上海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外,在未來激烈的“搶人大戰”中,一定會出現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局面。
從城市群的角度來看,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除了大量吸引外省的人口外,還將承接上海、深圳外溢的人口。
這種趨勢,在未來三年內將越來越明顯。
而其他地區,靠單打獨斗是沒有任何回旋余地的。
唯一的變數,就是合力抗衡,不知道會不會成為現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