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民日子不好過,特別是這幾天購買了低價創業板股的股民,每天跌幅都是超過10%,如果是趕上了前幾天的大漲,只是回吐利潤那還好點。如果是周三高點進去,兩天跌掉30%就很慘了。不但股民日子不好過,其實基民也很慘。
基金與股市,整體來看是共生共榮的關系,雖然有少數基金可以做到一枝獨秀,但大部分基金波動方向與大市還是同步的。在2018年大盤大跌24.59%的那一年,很多基金的凈值跌幅都在30%以上,而在2019年大盤上漲22.3%,絕大多數基金收益率也都在30%以上。
難道基金不能在高位清倉,在低位抄底嗎?這樣不就能躲過大跌,又趕上了上漲?
基民的愿望是美好的,但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這里面有兩個原因:
第一,基金經理其實也是人,不是神,更不是股神?;鸾浝硪话闶墙鹑趯I出身,對金融市場確實比普通人要了解得多,但這并不等于他們真的能知道哪里是頂,哪里是底,基金經理更多的是通過宏觀分析來進行決策,自上而下的進行投資。
第二,基金是有投資倉位要求的,混合型基金股票倉位為0%對95%,股票型基金倉位最低不能低于80%,被動型的指數基金倉位不能低于90%。也就是說,大部分基金就算基金經理不看好市場,也不能清倉,那么股市下跌,凈值還是會跌。
所以,近期市場不好,大部分基金也是下跌的。
一路下跌的基金,基民們應該怎么辦?
很多股民看到今天有不少股票跌幅超過10%,甚至20%,擔心自己的基金也會跌這樣跌, 其實并不會這樣,因為基金公司有風控的,單只股票持倉比例不能超過資產的10%,而且基金投資的股票,一般都是流動性比較好的藍籌股,重倉去買小盤、績差、低價股的基金也許會有,但非常少。
因此,大部分基金整體上波動不會那么大,一般是以滬深300指數為業績參照基準,畢竟滬深300這300只股票整體代表了A股藍籌、白馬及高流動性品種的動向。
從大市來講,其實月線趨勢整體還是向上的,現在的下跌,主要是因為7月份的大漲,漲多了自然會跌,對于基金來說,應該堅持長線投資,而且最好進行定投,每個月買一筆,這樣就算下跌,也能在下跌中不斷攤低成本,股市就是在漲跌中不斷循環,當下跌周期過去,上漲周期上來就可以獲利。
但是獲利后,需要進行止盈,這樣就可以避免反復坐過山車,止盈后重新進行定投,成本又可以分散,這樣長期堅持,一般都是能賺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