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指再度下跌!9月10日,A股延續弱勢表現,三大股指集體高開低走,午后延續震蕩下挫態勢。截至收盤,滬指報3234.82點,跌0.61%;深成指報12742.85點,跌0.92%;創業板指報2483.03點,跌1.60%。
創業板“低價股盛宴”散場
9月8日,創業板成交額3375億元,超過上證主板的3202億元,為歷史首次。再看資金對于板塊的選擇,當天,股價在6元以下的創業板個股日內平均漲幅達到13.01%;股價在10元以下個股的成交額共為1340億元,占比為 40%。
Wind數據顯示,9月9日,創業板指跌4.8%,低價股指數跌11.56%;9月10日創業板指再度下跌,月內跌幅已達8.99%,逾340股跌超10%,低價股指數跌超15%。
Wind數據顯示,9月10日創業板低價股指數跌11.55%。
成交額“破紀錄”的創業板為何連續下跌?
“創業板成交額增長主要來自于低價股炒作。”財信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策略分析師羅琨認為,創業板下跌是因為風險偏好收縮,低價股邏輯不可持續。首先,市場對于貨幣政策的悲觀預期影響到科技成長板塊的估值體系,目前創業板PE中位數為62.4倍,位于歷史后50.6%的分位,前期漲幅較大的高估值個股面臨估值消化、浮盈撤離的壓力。其次,外部環境影響A股風險偏好,外資、市場均存在觀望謹慎的態度。再次,低價股邏輯不可持續,監管層對近期惡性炒作個股股價的態度較為嚴格、明確,股價的惡性炒作不利于健康市場的長期向好。
湘財證券首席投資顧問鄭韜認為,近期短線資金博弈創業板低價股的投機心理有所增強,吸引不少散戶投資者的跟風。但由于很多低價股的基本面整體較差,存在明顯的投資風險。“隨著監管喊話,炒作資金退潮,創業板回調是情理之中。”
A股中長期向好的格局并未改變
“跌得肉痛,前段時間的盈利全部回吐。”“買的低價股沒來得及跑,兩天就由盈轉虧。”“周一清空了一只創業板股票,現在股票倉位很低。”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投資者,在這輪A股回調中很少有人能“全身而退”。市場后續怎么走?投資者該如何規避風險?
羅琨建議投資者不必過度悲觀,市場中長期向好概率更大。他認為,市場大幅調整有多重因素刺激共振,當前貨幣政策雖然彈性減弱,但并沒有完全退出寬松,流動性依然充足,經濟同步指標持續好轉,企業盈利拐點將至,A股中長期向好的格局并未改變。“繼續維持市場中期震蕩向上趨勢判斷,中長期配置主線仍然是‘內需為主,外需回補’邏輯,中長期堅定看好科技成長板塊,關注可選消費的估值修復邏輯。”
“建議投資者樹立風險意識。隨著注冊制的持續推進,更多優質資產有望登陸創業板,創業板未來會贏得更多投資者的關注。”鄭韜稱,長期來看,市場依舊會回歸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方向,優質個股將成為核心資產。
深交所則多次發文提醒投資者,秉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切忌“炒小炒差”,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投資損失,依法合規參與交易,共同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市場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