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季檢調整結果出爐。這次調整涵蓋恒生指數、國企指數、還有以港股通投資范圍的恒生綜合指數,成分股涉及阿里、小米等新經濟龍頭,這次不僅調整范圍大,也是歷史上同股不同權首次被納入。
具體成分股和權重調整:
1)恒生指數:納入阿里巴巴-SW(09988) 、小米集團-W(01810) 和藥明生物(02269) ,權重分別為5%、2.6%和1.8%;同時剔除中國神華(01088) 、中國旺旺(00151) 和信和置業(00083) ;(上限為5%)
2)國企指數:納入阿里巴巴、美團點評-W(03690) 、小米,權重分別為5%、5%和3.7%,同時剔除國藥控股(01099) 、中信證券(06030) 和比亞迪股份(01211) 。(上限為5%)
時間上,以上調整將于9月7日生效。我們認為新經濟納入后有望推動投資者對科技的配置,提升指數空間,港股投資吸引力的提升也會間接促進全面牛市的到來(也包括傳統藍籌)。
我們看,5月份的市場咨詢結果公布后,阿里巴巴漲幅就已經達到22%,小米漲幅達到27%,美團漲幅80%,均大幅跑贏恒指。
在中國經濟基本面和企業盈利逐步企穩修復、美國深化寬松、港股估值偏低、AH溢價高位、以及更多科技公司赴港股二次上市的背景下,南下資金仍或持續流入,新納入港股通范圍的標的將有就會受益于資金的流入和流動性的改善,繼續扮演牛市的“領航員”的角色。
二、南下資金流
今年以來南下資金累計的凈買入規模已經超過4000億港幣,這個規模超過了2019年和2017年全年的凈流入。
按板塊看,南下資金主要流入的是醫療保健、信息科技和消費,這些新經濟板塊,這與今年至今新經濟板塊持續領跑整體港股市場的表現相一致。更重要的是,新經濟企業納入指數,無論是空間還是資金流上,都有機會推動港股恒生指數(HSI) 盡快走出27000這一關鍵歷史壓力位,從而進入全面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