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在不斷完善和健全網絡平臺管理,咱們可一定要加強自我防范,比如,設置密碼不能圖省事兒,不要受中獎、紅包誘惑,隨意點擊鏈接,否則可就有可能吃大虧。”9月17日上午10時,在位于鄭州工人新村工二街的人民路街道日間照料中心,河南省委網信辦主任郭巖松擔任“首席講解員”,給20多位老人講解網絡安全知識。
對于本次網安周的成功舉辦,作為歷屆網安周的參與者、見證者,北京永信至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晶晶認為,網絡安全不止是網絡安全專家的責任,信息時代賦予了每個人守護網絡安全的使命和義務。在網絡世界,人們需要為自己、社會、國家建立起網絡安全防線,讓人們在數字化生活中暢行無憂。
在保障中國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網絡安全產業自身也面臨不少難題。
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辦主任陳斗斗認為,“國家網絡安全產業面臨三個問題:一是人才短缺問題;二是網絡安全意識沒有壓實;三是網絡安全產業相應標準沒有建立起來”。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表示,數字經濟推動新型網絡安全行業熱,但市場難、企業難,安全企業要勇于投入、勇于創新,主動顛覆傳統網絡安全思維,變“事后補救”為“事前防控”型建設思路,網絡安全不僅要“治病救人”,還要做到“可防可控”。
“與行業的高溫相反,網絡安全企業賺錢難、發展慢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善,絕大多數企業仍處于小規模、零散化、同質化的狀態。”齊向東說,導致這種行業熱但市場難、企業難的原因,主要是網絡安全處于重要轉折期,傳統的思維和慣性做法還沒有及時轉變,跟不上數字經濟時代的步伐。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局長趙志國建議,以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技術創新區為載體,用好首臺套支持、創新工程、試點示范等政策,加快培養孵化一批特色安全企業和優秀安全解決方案,提升網絡安全產業供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