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易方達科創板50ETF在內的首批4只科創板50ETF于9月11日獲批,并在9月22日集體發行一天,成為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這也直接意味著將科創板投資帶入指數投資的2.0時代。當投資者擁有“一鍵投資”科創板優秀公司的新選擇時,不妨選擇“硬核實力”最強的基金公司品種。
趨勢:“硬核科技”最強賽道
對標美國“納斯達克”的中國科創板,自誕生之日起就見不凡。這一板塊定位為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及戰略性新興產業,被視為A股市場皇冠上的“明珠”,更被無數券商分析師、投資界大佬看好。
為什么科創板被這么多投資精英關注并看好?這是因為第一,科創板目前在整體制度設計上是直接對標國際標準的,具備制度設計上先進性;第二、中國正在迎來一個科技產業發展周期最好的歷史機遇,科創板對未來完成中國的經濟轉型產業布局具有核心的重要地位;第三、在產業升級中,受益于企業擁有核心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盈利的增長,直接推動企業穩健增長,能成為新的增長引擎。
數據也證明科創板的價值。自誕生到目前運作一年多過程中,不少數據都顯示科創板“硬核科技”實力。科創板集結的科創力量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符合國家戰略、自主創新含量高、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掛牌上市。上海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9月1日,科創板上市公司已達165家,總市值2.88萬億元,募資總額超2500億元。
開源證券梳理科創板一周年數據顯示,已經上市的科創板公司科創成色鮮明,近三年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均值為13%,平均擁有58項發明專利,2017-2019年收入CAGR為28.7%、利潤CAGR高達51.9%。此外,科創板目前行業中,以信息技術、醫藥生物為主,78.4%的成分股集中高科技產業,這一比例遠高于主板市場,確實凸顯高新技術的發展方向。而且,越來越多的海外“獨角獸”企業回歸A股,登陸“條件有所放寬”的科創板,給這個板塊帶來更多新活力。市場也紛紛預期,科創板后續將迎來更多獨角獸公司,投資價值凸顯。
業內人士表示,科創板的定位,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目前科創板已成為戰略新興企業重要的股權融資市場,因此有著非常巨大的投資和發展潛力。未來在科創板當中也將孕育出一批科技的龍頭企業,從小到大,實現市值的巨大增長。而當前正是對很多公司在相對早期投資的機會,長遠來看,科創板未來很有可能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
布局:科創板50指數價值高
科創板投資價值大、賽道好,但是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布局科創板存在兩大難題,一是門檻高,布局科創板要求投資者擁有不少于50萬的股票資產和不低于2年的交易經驗;二是投資難度大,科創板都是科技企業,本身研究門檻高,普通投資者難以選擇出真正優質的企業;更重要的是科創板上市的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停板,之后漲跌幅也達到20%,如此大的波動也考驗投資者的承受力。
其實,如果說之前投資者布局科創板還屬于個股的“1.0時代”,那么,伴隨著科創板50ETF的出爐,意味著科創板投資進入指數投資的“2.0時代”。ETF產品可以組合投資的方式買入一籃子股票,在一定程度上過濾掉單一個股波動較大的風險,避免遭遇無預警停牌等“黑天鵝”事件,同時投資者可以低門檻、非常便捷的一鍵布局科創板優質龍頭公司。
更核心的是,科創板50ETF所跟蹤的是科創板50指數,這個指數是目前市場上唯一表征科創板整體走勢的指數,是科創板的利潤核心,由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證券組成,是科創板戰略定位的集中體現,非常具有投資價值。
數據顯示,截至截至9月17日收盤,今年以來科創50漲幅38.36%,表現明顯好于上證指數、滬深300等主流指數。這背后正是因為科創50指數的成份股,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戰略新興行業,反映了我國未來高新技術的發展方向,更呈現出極強的硬科技特色和充分的板塊代表性。
數據顯示,從去年年報來看,科創50指數成份股平均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例高達13%,充分體現了科創板創新驅動的特征。從盈利能力來看,2019年,該指數成份股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全部為正,其中凈利潤超過2億元的公司權重高達50%,整個指數以板塊中約三成的公司數量取得了近七成的利潤。
值得一提的是,科創板50指數是每季度調整一次,這一頻率要高于主板市場的大多數指數,較快的新陳代謝能讓優秀的公司更快進入科創50成分股之列,促進該指數投資價值進一步提升。比如,一些優質的“獨角獸”企業一旦回歸A股,可能很快就能進入科創板50成分股,進一步推升這一指數的投資價值。
實力:易方達投研“硬核”實力
作為管理規模位居行業首位的基金公司,易方達多年來執著于在長跑中勝出,在投資者心中建立不俗口碑,更在各項業務領域展現出強悍的“硬核”實力,尤其是科技領域“硬核”實力不俗。
誕生于2001年的易方達基金,從一開始將自己的英文名命名為EFund,其中“e”是互聯網的標簽,推出了首批3只公募基金科翔、科匯、科訊,均以“科”字頭冠名,正是源于其對科技創新改變生產力、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力量的前瞻性判斷。
一路行來,易方達也始終高度重視“科技”,不僅在新興成長賽道名將輩出,在信息產業、醫藥等科技創新賽道前瞻布局實力雄厚;更重視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致力于通過信息化和智能化提升管理效率,增進投資者的使用體驗。比如,針對指數產品管理,易方達早在2009年便自主開發了指數投資管理系統平臺,這一系統集成了持倉分析、指令管理、組合測試、實時風控等功能,覆蓋投研業務全流程,使得指數投研團隊能夠高效地完成高度精細化的大規模運作管理。
在指數投資領域,易方達同樣實力強勁,是行業內少有擁有16年指數投資管理經驗的公司,不僅是深市第一只ETF、國內首只創業板ETF、首批跨境ETF的管理人,截至今年一季度,易方達更是共計各類指數公募基金超過60只,是全行業指數產品數量最多的公司之一,產品線全面、均衡,旗下被動指數基金規模超千億元。
更重要的是,為了保障科創板50ETF的順利運作,易方達配備了兩位經驗豐富、深諳指數產品運作的“老將”,分別是指數投資部總經理林偉斌和資深基金經理成曦。
據悉,林偉斌現任易方達基金指數投資部總經理、指數投資決策委員會成員,持經濟學博士學位,從業12年來始終專注于指數產品研發與管理工作,對指數業務和投資者需求有深刻理解,在上交所去年舉辦的中國ETF十五周年峰會中被評為“十佳ETF行業分析師”。
成曦則是目前全市場管理指數基金規模最大的基金經理之一,持經濟學碩士學位和CFA、FRM、CIIA資格,在正式開始擔綱指數基金管理之前曾在研究員、交易員、指數基金運作專員等崗位積累了深厚的歷練經驗,極為熟悉國內資本市場,由他管理的易方達創業板ETF、深100ETF、H股ETF均為跟蹤同指數的ETF產品中規模最大的產品,深受投資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