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在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柳林鎮舉行的柳林鎮消費扶貧“延安蘋果”采摘節暨蘋果比武大會上,農沐然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藏國生簽訂了柳林鎮地區50噸蘋果、預計總額150萬元左右的收購協議。此事標志著柳林鎮地區的5萬畝蘋果進入了采摘密集期和銷售高峰期。
位于延安市寶塔區柳林鎮的農沐然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柳林鎮集有機種植、生態養殖、休閑觀光、冷氣儲藏、冷鏈運輸等農特產品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民專業經濟組織。合作社成立以來,堅持踐行為農、助農的社會責任,積極響應消費扶貧號召,通過以“政府+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實行保底價方式上門收購貧困戶果農的蘋果、蜂農的蜂蜜等本地特色產品,并免費為貧困戶提供冷氣儲藏條件,優先雇傭貧困戶生產。
54歲的柳林鎮雞蛋峁村村民郝栓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郝栓告訴記者,2017年以前,一家三口人就靠20畝老樹蘋果園為生。“果樹老化,產量不高,自己又不會賣,再加上前幾年蘋果價格低,一年下來一家人純收入也就1萬元。”
產業扶貧,要解決銷路。今年,農沐然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知道郝栓的情況后,主動與其簽訂了保底收購協議,并先行付給了郝栓1萬元定金。藏國生說:“我們根據市場價格保底收購,并上浮0.1元的價格。考慮到郝栓有兩個老人,第一批蘋果收購價格達到3.5元/斤,比一般果農的收購價格高出不少。”
“今年蘋果產量能有三四萬斤,品質也不錯,估計收入能有10萬元以上,家里的日子會好過多了。”郝栓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柳林鎮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53戶、1270人,從事蘋果產業種植157戶,再加上在蘋果園打工、蘋果車間生產的相關就業人口,可達到300戶,貧困人口涉及蘋果產業的比重占50%以上。柳林鎮黨委書記孫延文介紹,1999年,柳林鎮調整產業結構,由種植玉米、谷物向種植蘋果轉變。2017年,柳林鎮開展蘋果產業“后整理”工程,為蘋果產業的大發展提供了前進動力。現在,柳林鎮是延安市蘋果產業“后整理”先進鄉鎮。蘋果產業的“前生產”解決了果農的溫飽問題,“后整理”解決了果農致富奔小康的問題。
當天,農沐然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還與北京首農商業連鎖有限公司、北京新發地國際貿易公司等9家企業和單位簽約了總額達93萬元的延安蘋果采購協議。同時,合作社邀請安姆七、黑貓無言等4名網絡主播走進合作社直播間現場直播帶貨,寶塔區副區長王文忠、歌手周艷泓也走進了直播間與網絡主播和粉絲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