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應用再次迎來政策利好。2日,記者從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了解到,工信部辦公廳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當日聯合發布了《進一步加強遠程醫療網絡能力建設的通知》。
通知要求,面向有條件的地區和應用需求明確的醫療衛生機構,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為遠程醫療提供更優網絡能力;鼓勵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與基礎電信企業合作,建設5G智慧醫療健康聯合實驗室或應用示范基地,推動基于5G網絡的應用創新和服務創新;鼓勵醫療設備廠商開展5G網絡制式的研發和適配工作,提升專業設備的5G接入能力,充分發揮5G的技術優勢。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將進一步加速5G技術在遠程醫療領域的應用。
2020年迎來5G商用一周年。隨著5G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應用如何破局,成為了產業關注的焦點。
“遠程醫療將是5G技術在醫療領域最快實現應用的場景之一。”國家遠程醫療中心主任趙杰介紹,2018年5月28日,國家遠程醫療中心在河南省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掛牌成立。此后,該中心不斷探索5G等新通信技術與醫院業務創新的結合,累計已經上線了5G遠程B超、5G遠程手術室、5G救護車等應用,形成了應用示范效應。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醫院層面,國內多家醫院已經將5G納入未來發展規劃。中國醫院協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全國已有超過50家醫院在臨床信息系統和遠程醫療領域應用了5G技術。
在運營商層面,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均將醫療市場作為5G應用的重要突破口。記者從中國電信了解到,今年以來,其已經在多家國內主流醫院部署了5G項目項目:7月,協助瑞金醫院完成5G+4K/8K+VR腹腔鏡手術直播;10月,支持寶山區仁和醫院開展社區5G遠程AI超聲診斷服務……
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我國5G基站累計超過了69萬個,5G累計終端連接數也超過了1.6億。
趙杰表示,5G網絡具有低時延、大連接、高帶寬的特點,應用5G切片、邊緣計算等先進技術,可以為遠程醫療提供更優網絡能力,將進一步提搞醫療資源的利用率,又利用環節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