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不代表沒有底線,任何想要觸碰法律紅線的市場主體,都不要心存僥幸,否則,必然會受到法律的嚴懲。
12月2日,證監會通報了對藍山科技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立案調查情況,藍山科技成為首家因精選層申報信披違規遭調查的公司。
證監會強調,依據“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的要求,扎實推進深化新三板改革工作,持續完善各項基礎制度,提高包容性和精準性,同時嚴厲打擊財務造假、信息披露違規以及中介機構嚴重失職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防止“帶病闖關”,凈化市場生態,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筆者認為,對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的立案調查不僅體現了監管層嚴把“入口關”,嚴肅市場紀律的堅決態度,而且也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優化市場生態的重要舉措。
一方面,真實、準確、完整的信息披露是證券市場健康有序運行的重要基礎。
信息披露制度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投資者只有通過信息披露才能了解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投資價值,從而作出投資決策,因而企業及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必須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做到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信息,充分保障投資者知情權。
然而,有部分企業卻意圖通過信息披露文件中的虛假信息來粉飾業績意圖誤導投資者,這不僅挑戰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嚴肅性,也損害了投資者合法權益,對這種行為必須嚴厲打擊并懲處。
“新三板作為依據《證券法》設立和監管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也是一個嚴格依法監管的市場,市場參與各方均應遵規守法,堅守法律‘紅線’要求。”證監會進一步明確對新三板市場的監管要求。
筆者認為,不管是擬上市公司還是擬掛牌公司,作為信息披露的第一責任人,首先應當確保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給投資者一個真實的公司,如果抱著“帶病闖關”的僥幸心態,最終的結果必然是被投資者唾棄,被市場拒絕,被監管層嚴懲。
另一方面,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是落實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要求,順利推進各項改革的必要之舉。
當前,資本市場改革舉措在市場中的各個板塊中有序推進,特別是正在穩步推進的注冊制改革。而注冊制改革的核心就是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如果信息披露真實可靠,企業上市就不會從“娘胎”里帶來問題,就能減少對后天成長的影響。反之,如果企業的先天“畸形”沒有糾正就進入市場,那么必將給市場和投資者帶來傷害。
因此,資本市場要順利推進改革必須嚴厲打擊破壞市場規則的各種蛀蟲,嚴把“入口關”,對各種造假行為始終保持“零容忍”。
筆者認為,對于資本市場各主體來說,不觸碰法律紅線是每個市場主體應堅守的底線,只有守住這個底線,企業才能借助資本市場實現其發展壯大、中介機構才能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執業素養和服務能力、投資者才能享受投資的收益和快樂,只有各方都歸位盡責,不心存僥幸,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市場的生態環境才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