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隊檢查人員來到安徽省樅陽縣某機動車性能檢測站后,立即兵分兩路,一路仔細檢查該單位出具的檢測報告是否存在涂改現象、三級審核是否規范;另一路檢查檢測儀器設備檔案內容是否完整、儀器設備是否依法經計量檢定或校準、儀器設備上是否粘貼有狀態標識……現場一派繁忙。這是樅陽縣市場監管局聯合銅陵市市場監管局和技術專家開展認證監管“回頭看”的一個場景。
宣傳服務“送一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樅陽縣不少投資者紛紛轉產口罩生產項目,一時間,全縣口罩生產企業猛增到153家。“必須挨家挨戶上門宣傳服務、一線辦公,指導企業辦理正規認證手續。”樅陽縣市場監管局主要負責人敏銳地意識到認證領域可能存在的風險。
全縣12個市場監管所立即行動起來,深入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廣泛宣傳產品認證相關知識,并對企業辦理的CE、FDA等證書信息進行摸排登記,及時上報銅陵市市場監管局,并上網查詢查明證書真偽。
經查,全縣12家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僅有1家CE證書是有效證書。樅陽縣市場監管局立即為企業提供“店小二”式服務,提醒企業慎重簽訂合同、清理包裝上的CE標識,并向企業提供正規CE認證辦理渠道。
“幸虧當時你們及時判別出我公司CE證書問題。否則,我公司防疫產品出口肯定受阻,損失巨大。”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銅陵市楠周防護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激動地說。
借力檢查“顯神威”
樅陽縣共有公安司法鑒定中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監測站、建筑工程檢測試驗室、機動車類檢驗檢測機構等獲得認證資質的從業機構10家,對它們的監管是否精準到位,直接關乎百姓利益、群眾安全。
“對獲得認證資質的從業機構監督檢查是一項技術活兒,靠本局監管人員無法完成,必須借力檢查,讓專業的人查專業的事。”對如何提升監管效能,樅陽縣市場監管局主要負責人思路明確。
樅陽縣市場監管局抽調精干力量,會同銅陵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和從相關專業專家庫中抽選的技術專家組成檢查組,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直插現場的方式,對10家獲得認證資質的從業機構“過篩子”檢查。重點檢查其法律地位、技術能力、行為規范和管理體系等是否能夠持續符合資質認定的條件和要求,并對履行法定義務、提供檢驗檢測服務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
樅陽縣市場監管局在檢查中,發現1家建筑工程檢測試驗室和1家環境監測站存在問題,責令其立行立改。
擰緊監管“安全閥”
電動車自行車、兒童玩具、電線電纜等產品均是強制性認證產品,事關群眾生命安全,必須對其進行常態化監督檢查。
樅陽縣市場監管局強化電動自行車3C認證專項檢查,重點檢查是否存在銷售未獲得3C認證的電動自行車,以及非法改裝、拼裝、篡改電動自行車的違法行為。執法人員在113家電動車銷售經營單位檢查時,逐個核實電動自行車企業名稱、品牌、認證證書編號等;對部分生產廠家未提供3C認證證書的,督促銷售單位立即向生產廠家索要相關證書。
樅陽縣市場監管局緊盯兒童玩具類產品消費較為集中的大型商超和母嬰店,著重檢查彈射玩具、兒童汽車等強制性認證產品相關證明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以及認證標志的符合性;檢查兒童玩具是否有警示標志及警示標志內容是否符合規定。與此同時,樅陽縣市場監管局還強化電線電纜強制性認證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共抽檢了5家電線電纜生產企業產品,抽檢合格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