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養豬場,很多人第一印象就兩個字:臟、臭。不過,坐落在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萬順鄉的一座生豬養殖基地卻有些特別:內部環境整潔,沒有刺鼻氣味,一排排現代化的豬舍和生態養殖循環系統,完全顛覆人們對傳統養豬場的印象。
在農安縣萬順鄉的農安牧原農牧有限公司生豬養殖基地,肥碩的生豬住上了雙層圈舍。“生豬飼養在二層,糞污收集在一層,糞污進入儲存池后,經過干濕分離送至治污區收集池。”該公司項目經理房家琦介紹,沼氣池發酵過程中,可產生固糞、沼液和沼氣,沼液將通過支農管網輸送到地頭,固糞將作為有機肥直接還田。
“養殖周期內糞尿依靠重力進入豬舍下部儲存池,在儲存池內進行干濕分離和無害化處理,流至中轉池,經兩相流泵送至收集池再輸送至黑膜沼氣池厭氧發酵60天,厭氧發酵過程中可產生固糞、沼液、沼氣。”房加琦說。
這種被稱作“預處理+厭氧發酵+沼液、沼渣綜合利用”的處理模式,將極大地降低糞污產生量,確保糞污及時清理,實現養殖基地糞污全部轉化和資源綜合利用。
“種養結合”循環農業模式,在養殖糞污出口環節,實行源頭節水、節能,處理過程無害化,固糞、沼液末端資源化全部利用,構建養殖與種植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可持續生態系統,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共贏。畜禽養殖糞污屬于高濃度有機肥,經過無害化處理產生的沼液是一種非常理想的液態有機肥料,農安縣目前正在進行大面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