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版權保護都是知識產權領域的一大難題,相關部門施行各種政策都舉步維艱。據國家版權局《中國網絡版權產業發展報告(2018)》統計,2018年受理著作權案件數量比上年增長近四倍,微信公眾號文章被侵權總量達302萬次;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總體盜版損失規模為56.4億元,移動端盜版損失同比上升10.4%;2019年年初,視覺中國黑洞照片版權事件將網絡版權保護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
版權保護的困難目前來源于多個方面,在群眾意識方面,版權觀念淡薄,侵權司空見慣;在實際行動方面,版權確定復雜,海量數據難以處理;從原創者角度出發,群體弱勢,維權成本高。那么如何維護原創生態秩序,切實為原創者保駕護航?幣安中國區塊鏈研究院就在這方面邁出了有意義的一步。
NFT強勢崛起 區塊鏈+版權保護未來可期
人民日報提及“針對如何提高版權保護效率的難題,業內需要積極探索利用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區塊鏈存證技術的運用與版權保護領域極度契合,目前,區塊鏈在傳媒版權保護的不同階段都有了一定探索,例如在保護初期,國內出版社交平臺“贊賞”提出“版權在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就應該被確權”,在維權階段,杭州《都市快報》起訴深圳“第一女性時尚網”侵犯其文字作品網絡傳播權時,采用了一種被稱為“錨定區塊鏈”的方式進行電子證據保全。”
以上種種,說明區塊鏈在版權保護的領域逐步推進中,2020年,隨著NFT的強勢崛起,加密藝術爆發更帶來重構原創生態的無限可能性。
很多人目前對NFT并不是很熟悉,作為非同質化通證,每個NFT擁有獨特且唯一的標識,兩兩不可互換,擁有獨立的價值。加密藝術是指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的創作形式,包括比特幣,以太坊等公鏈在數據、智能合約、意識形態與金融層面的運用;而 NFT 是一種以太坊的非同質代幣規范,應用場景包括去中心化域名服務,也可以作為門票、游戲卡牌、虛擬土地等憑證。可以說,NFT打通了數字藝術和區塊鏈邊界。
NFT還可以幫助音樂家和電影制片人等藝術家注冊自己的作品,從而保護自己的作品免受侵權侵害,而且NFT能通過基于區塊鏈的付款和交換解決方案直接與消費者聯系起來,既能提升藝術家的收入水平,又能簡化收入支付流程,因此越來越多的名人加入到NFT行業中。
比如在2020年八月,希爾頓酒店集團繼承人之一Paris Hilton(芭黎絲·希爾頓)就以40 ETH的價格出售了一張貓咪素描畫,當時價格相當于17,000美元。目前 NFT在全球范圍內 最廣泛的應用就是音樂版權,受保護的音樂作品能讓原創者明白自己的收入來自哪里,比如版權、表演權、領接權、同步收益、銷售或其他來源等。
對于一些知名藝術家來說,過去他們的收入會被不同渠道中介所瓜分,大量資金都被滯留在系統中的某個地方,而且永遠不會流向最應該獲利的那個人。在區塊鏈+版權保駕護航的未來,這種情況將被嚴厲打擊。
躬先表率 幣安區塊鏈研究院發起“星火版權保護倡議”
作為區塊鏈領域的頭部企業,幣安區塊鏈研究院在版權保護和加密藝術領域早有布局,2020年12月3日,NFT for Good(NFG)經過實際實施后正式官宣上線,這是一個由幣安慈善(Binance Charity)和幣安智能鏈(Binance Smart Chain)發起的,連接區塊鏈藝術社區和公益組織,綜合NFT生成、展示、拍賣和公益捐贈功能的一站式開放數字藝術公益捐贈平臺。
2021年,幣安區塊鏈研究院發起“星火版權保護倡議”,希望將單打獨斗的定向維權升級為廣泛合作的行業生態治理,號召版權產業鏈各方協同發力,積極探索并建立正版內容保護機制,并提供區塊鏈創新技術支持,有效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知識創新文化發展。報名窗口置于幣安區塊鏈研究院公眾號-關于我們-星火計劃中,靜待您的參與!
積極響應 區塊鏈媒體“哈希公寓”原創情人節歌曲將上鏈NFT
除了發起倡議,幣安區塊鏈研究院在實踐方面也腳踏實地,其子品牌“哈希公寓”的區塊鏈原創歌曲《哈希加蜜》將在情人節與大家見面,也將成為國內首個上鏈歌曲,為支持原創作品作出實際表率。此外,這首歌曲還會上線NFT for Good公益捐贈平臺,展示在版權保護領域的模范力量。
為了打造區塊鏈界領先的科普新媒體,哈希公寓主創Zoetta參與了歌曲《哈希加密》的詞曲創作全過程,她表示:“這首《哈希加蜜》將區塊鏈的賽博精神與情人之間的羈絆連接在一起,期待在情人節這個特殊的日子呼吁更多原創者和產業全鏈條加入NFT for Good生態合作伙伴。創新是文化發展和進步的不竭動力,聯手打造一個公正、健康、有序的內容產業生態是當下的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