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的春節,人們的關注焦點從電視機逐步轉向互聯網,其中網上搶紅包成為春節新時尚。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各大廣告贊助商品牌在春節激烈角逐。財聯社梳理全網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各大主流互聯網巨頭網上紅包發放總額為181億,相當于全國人民每人平均能分到近14元人民幣。下表為2021年春節各大APP紅包發放排行榜:
從排行榜可以看出,拼多多、百度、快手、抖音、淘寶派發紅包金額均在20億以上,其中拼多多更是借助年貨節活動豪擲28億元。此外,好看視頻、YY視頻等網絡平臺也通過好運中國年派發22億元紅包。
不止是今年,最近6年以來互聯網搶紅包也是年年必備的活動,其中支付寶集五福、百度搶紅包、抖音紅包雨、拼多多年貨節等更為廣大網民新年搶紅包主要平臺。同時,互聯網搶紅包不僅聚積人氣,更讓春晚煥發出新的活力。此前,國金證券研究報告稱,自2015年春晚開啟紅包模式以來,原本已經逐漸乏力的春晚收視用戶規模正在逐年增加,春晚觀眾從2016年的10.3億增長至2020年12.3億人。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春節派發紅包金額數目成為互聯網巨頭爭搶流量市場份額的陣地,和央視春晚合作也成為巨頭們搶食的“香餑餑”。在最近幾年中,因思維活絡的互聯網公司更加善于組織話題和創新玩法,央視春晚與各大互聯網公司合作,讓春晚變得更加豐富,同時也顯著增加了參與方的影響力。
互聯網公司豪擲重金投入到春節紅包爭奪戰,主要在于,獲取更多流量、更多注意力,增強品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早在2015年,微信發出5億元紅包,春晚微信搖一搖互動總量就高達110億次,微信錢包綁卡用戶就突破2億,一舉完成了支付寶8年時間才完成的業績目標。隨后,支付寶為強化支付平臺的霸主地位,重金拿下2016年央視春晚紅包互動權。
春晚以及春節紅包市場蛋糕巨大,然而在春晚紅包發放方面,也有嚴格門檻。據業內人士透露,互聯網公司要上春晚,需要日活過一億。此外,在企業形象方面也非常重要。
2021年央視春晚紅包的贊助權早在去年9月就已歸屬于拼多多。然而在去年年末,拼多多因深陷過勞加班等輿論重圍問題,春晚紅包合作伙伴在今年1月中旬被臨時更換為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