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2021中國科普游戲大會在滬舉行,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在內的眾多國內外科技場館和游戲行業專家匯聚上海科技館,共同探討科普產業的創新與變革之道。完美世界高級副總裁兼發言人、完美世界教育董事長、太和智庫研究員王雨蘊受邀參與大會,并作了題為“游戲化思維:打開科普世界新一番天地”的主旨報告。
在報告中,王雨蘊表示:“應用游戲化思維,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從科普游戲出發,運用更加豐富的手段為科普服務,將有助于撬動整個科普產業的革新。”這一觀點引發了與會代表的熱烈討論。
游戲化“解碼”:解決科普路上三大“攔路虎”
從一個參觀者的角度出發,王雨蘊總結出了科普路上的三大“攔路虎”:一是科普知識認知理解有困難,因缺乏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容易落到“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窘境;二是有些知識僅限于冷冰冰的陳述,無法激發想象力,很難成為人們行為決策的推動力;此外科普知識還會陷入到“信息孤島”之中,很容易“轉頭即忘”。
王雨蘊表示,游戲化的解決方案能有針對性地解決上述難題、達到“解碼”的良好效果:游戲化的科普能通過創造故事、來激發人們的想象力,同時以豐富的內容編織起科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通過動漫、游戲等多元化的呈現,讓科普知識得以長期陪伴。
“科普的本質是人文,關鍵是要講好科學的故事。”王雨蘊認為,在講好科學故事的過程中,科技場館和文創企業密切合作,能達到科技、人文與數字藝術的完美融合。
在報告中,王雨蘊還以完美世界豐富的合作案例詳細闡述了游戲化機制的實施路徑,為聽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真正的游戲化是以人為本的“有趣”
也正是看到了游戲化機制的優勢,國內外很多行業開始廣泛運用游戲化思維:從個人控糖、減肥到交通領域治理超速,個人生活、企業管理乃至社會治理都運用到了游戲化機制。
作為將游戲化思維賦能到其他行業的先行者,王雨蘊發現游戲化在一些行業的應用往往被簡單化。“將積分、排行榜、徽章等游戲的表象特征,異化成了一套所謂游戲化的管理工具。”
王雨蘊強調,真正的游戲化一定是要以人為本的“有趣”,通過最符合大腦喜歡的運作方式,讓參與者感受到參與感和自主性,從而獲得正向的心理優勢,以此改善原有的運作方式。
具體到科普領域,王雨蘊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更加注重與用戶的互動反饋,照顧到參觀者的認知水平和接受喜好,運用更加豐富的手段為科普服務。
在報告的最后,王雨蘊希望從科普游戲出發、撬動整個科普產業的革新,用游戲化思維打開科普世界的新天地,共同推動我國科普事業躍升到新階段。
2021中國科普游戲大會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指導,上海科技館、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上海科學院、波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完美世界、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等機構協辦。大會匯集了國內外科普產業政策的研究者、游戲文化研究領域的學者、科普游戲產品的開發者們,以主旨報告、分享報告與圓桌對話的形式共同聚焦科普游戲的再定義、實踐場景和發展趨勢,大會還發布了《科普游戲產業發展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