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持續上演“每日殺一只白馬股”
康弘藥業連續三個跌停這一黑天鵝,來源于康弘藥業4月9日晚間發布的公告:停止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這是一只機構重倉股,其中不乏頂流基金經理。
根據基金年報數據,董承非管理的興全趨勢、興全新視野合計持有康弘藥業近2800萬股。此外,根據康弘藥業最新的披露,去年三季度馮柳加倉該股超1600萬股至2600萬股,成為彼時該股的第四大流通股東。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也新進超1400萬股,位居第6大股東。
除了康弘藥業,近期包括順豐控股、美年健康、華海藥業、宋城演藝、中國中免在內的多只“白馬股”紛紛開啟閃崩模式,而這些個股均是機構眼里的核心資產,令市場一片驚呼。如順豐控股,由于一季報預虧,4月9日當日跌停,本周以來也跌了11.41%。而重倉該股的基金包括了董承非管理的興全趨勢投資、興全新視野以及交銀施羅德等。
再如華海藥業4月7日和8日連續跌停,而截至2020年末,鵬華新興產業持有華海藥業數量最多,為2285.74萬股,為該基金的第二重倉股。國泰聚信價值優勢、興全商業模式優選、鵬華新興成長混合、匯添富創新醫藥均持有華海藥業超1000萬股。
析因:與公募炒大市值股抱團取暖不無關系
有基金業內人士坦言,近期白馬股頻“爆雷”,與此前公募基金熱衷炒大市值股抱團取暖不無關系,A股的大市值股已被炒到了70~200倍市盈率,大跌是遲早的事情。Wind數據顯示,以4月13日收盤價測算,有42家公司總市值超過1000億元,動態市盈率在50倍以上。
圓融投資股票投資部總經理王將認為,最近大跌的機構重倉股共性是高估值下賠率不佳、對利空敏感,具體原因大致為:一是中短期業績、關鍵數據或外部政策條件出現波動,后續股價修復關鍵看成長邏輯是否完好;二是質地一般、成長邏輯本就存在瑕疵,看似靜態估值低但從全生命周期來看市值也偏高;三是由于宏觀經濟預期的波動,一些周期成長類的核心資產也出現了估值回歸。
此外,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投資圈出現了一種現象,即有些公募基金已經把某些明星基金經理當成了對手盤。因為當前的環境并不利好權益,而部分機構重倉股估值較高,砸完之后,并不擔心接不回來。
機構觀點:抱團股回調還未到位
抱團股殺跌行情何時終結?記者發現,不少機構觀點都認為“核心資產”還未回調到位。海通證券發布的觀點稱,近期基金抱團股中頻頻發生閃崩,從順豐、萬華,三一,到昨天的中免,從原因分析既有業績不達預期的,也有業績符合預期但仍被殺跌的,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波針對抱團股估值過高的調整仍未結束。為此,建議在操作策略上,當前控制倉位仍為第一要務,在核心資產沒有調整到位前,中小盤和一些非核心資產相對穩定,連續兩日北上資金逆市流入,反映出市場短期的下跌空間有限,但考慮到未來指數可能以陰跌方式展開尋底,因此建議普通投資者多看少動,適當定投。平安基金也在行業配置建議中提到,應該等待主流賽道龍頭估值風險消化,精選業績好估值合理的個股。
而對于當前投資基金的正確姿勢,盈米基金且慢研究總監趙玉斌認為,不能簡單地將基金重倉股的下跌視作爆雷,而應該看背后持倉的邏輯。當前購買基金,與其他時刻買基金并無不同:一樣的關注基金長期業績,背后邏輯以及基金經理是否知行合一。避免根據短期業績選擇基金。在實操中,要選擇避免買入集中持有高估值“白馬股”的基金,尤其是為了賭市場風格而僅重倉一兩個熱門行業的基金。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總監曾令華則建議,長期來看,龍頭“白馬股”依然可以持有,因此,如果是在高點買入基金的話,現在可以趁低吸入加倉。而如果是在前兩年低位買入的話,則可以獲利回吐。此外,在行情比較跌宕起伏的情況下,基金定投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