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大捷,因全國抗戰爆發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仗而聞名,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近年來,靈丘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旅游投資力度,著力打造“紅色平型關”旅游品牌。2008年景區免費開放以來,來自各地的游客走進館內,重溫平型關大捷的烽火時刻,極大地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
完善基礎設施,增強游客滿意度
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將帥廣場,10位參加平型關大捷主要將領的雕塑像栩栩如生,進入紀念館向上走115級臺階,標志著八路軍第115師英雄番號。紀念館由序廳、三個獨立單元的主展廳、一個實物陳列廳、半景畫館、將星閃爍廳組成。館內展示了很多平型關大捷時繳獲的武器、裝備,一件件展品在向世人述說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在半景畫館,通過大型油畫、現代科技和藝術手段等方式,再現了平型關大捷的戰斗場面,帶給觀眾更直觀的視覺效果。
2019年,為全面弘揚平型關大捷精神,靈丘縣對紀念館基礎設施進行改造,修建景區游步道5000米,景區生態停車場1座、改造景區旅游廁所2座,加強燈光亮化工程,以及增建63AV變壓器2座,可以滿足景區未來20年發展需求。
2020年,省委宣傳部建成《平型關大捷紀念館網上VR展館》。對紀念館內燈光、半景畫廳設備進行了維護更新,增強了景區對人、車、物的建設管理,并建立完善了電子檔案,使紀念館的體驗度和吸引力不斷增強。
弘揚紅色文化,發揮黨史“活教材”作用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充分發揮“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職能作用,精心組織,全館動員,通過開展主題講座、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游覽紀念館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群眾的肯定。截至目前,已接待各類單位及社會團體學校60余家,參觀人數達4000余人,切實掀起了黨史學習教育的熱潮。
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創新學習載體,突破傳統教育方式,以“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為契機,專門組建平型關宣講團,分赴白崖臺寄宿學校、上寨中小學開展了以“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送教進校園活動;赴武靈鎮存孝社區、劉莊社區,開展了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為主題的送教進社區活動。可以說,紀念館將這些特色鮮明、內容豐富的紅色文化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活教材”,編織起一張紅色“黨史學習網”,真正讓社會各界及單位團體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為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聘請了抗日戰爭紀念館編輯研究部副研究館員李慶輝,重新整理并豐富“平型關大捷戰斗英雄”故事,并對紀念館講解詞進行修改。
據悉,2021年8月,該館將與縣團委聯合舉辦第四屆《小小講解員》《我是小八路》等主題活動。
以創建4A景區為抓手,全面提升服務質量
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副館長呂民忠介紹,2021年該館以創建平型關4A景區為依托,圍繞景區總體規劃和紀念館實際發展需求,編制《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十四五”建設規劃》和《平型關大捷紀念館2021年度建設項目計劃》,規劃在“十四五”期間,以建設國內一流的抗戰軍事博覽園為總目標,推進“平型關國家級4A紅色旅游景區”的建設工作,突出抗戰軍事主題,強化國防教育功能。
為確保4A景區創建成功,平型關大捷紀念館不斷完善軟硬件建設、優化服務能力,今年將在平型關遺址廣場修建3A級公共衛生間,對游客服務中心進行升級改造,對平型關、王莊堡高速路口到紀念館沿途新增路牌、標識,以及對景區內景點新增標牌、標識、全景導覽圖等設施,全力打造一個集游客登記管理、咨詢服務、團隊集散、紀念品銷售等功能為一體的游客服務中心。
與此同時,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堅持紅色旅游資源稟賦,不斷強化旅游線路,讓紅色旅游與生態旅游、民俗旅游、農業旅游等融合發展。并運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與微信、快手、抖音、直播等新媒體相結合的方式宣傳,擴大景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此參觀學習。
“我們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契機,以創建4A級景區為抓手,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強化隊伍建設,全面提升紀念館服務質量,開創平型關紅色旅游發展新格局。”呂民忠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