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欣賞著油畫般的金色稻田,一邊喝著“鴨棚咖啡館”的手沖咖啡,女兒彎彎在一旁與小鴨子開心地玩耍著,丈夫則舉起相機記錄下專屬于秋天的美妙光景……上周六,家住拱墅區的王女士一家在蕭山橫一村度過了一個美好周末。
橫一村位于蕭山臨浦鎮,自然資源豐富,尤以梅里方頂柿出名。今年,橫一村被列入浙江省深化“千萬工程”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現場會備選點,村莊引入中國美院的設計師團隊、蕭山區供銷聯社的建筑施工團隊、阿里巴巴的軟件工程師團隊、眾安文旅的品牌策劃團隊……圍繞柿子、稻子、院子,在創意的不斷碰撞中,橫一村開啟了一條共同富裕的探索之路。
養鴨棚改造的咖啡館人氣爆棚
秋天的第一杯咖啡,也可以遠離城市,來自田野鄉村。
走進橫一村,金色的稻田旁,一座打著“Hi鴨部落”標志的“茅草鴨棚”十分引人注目,難以想象,這其實是一家咖啡廳。
據介紹,原先這是村里養殖戶養鴨子的地方,有二十多年歷史,為保留村莊記憶,如今,這里被打造成了小清新的“鴨棚咖啡館”,作為“Hi鴨部落”的核心區域。環顧四周,大大的落地窗、精致擺設、手沖咖啡,還有野奢、帳篷、露營等時下年輕人喜愛的潮流元素。
游客在這里,一邊欣賞鄉村美景,一邊喝著“鴨棚咖啡館”的招牌手沖咖啡,還可以與小鴨子親密接觸,體驗稻田摸魚、乘坐“稻田小火車”等特色活動。
開業以來,鴨棚咖啡館人氣爆棚,節假日期間甚至“一座難求”。剛剛過去的“十一”國慶長假,“Hi鴨部落稻田營”推出的“兩大一小688元”的活動頗受城市親子家庭喜愛。
筑巢引鳳 盤活閑置資源
在橫一村,類似的新花樣還有不少。
坑坑洼洼的村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柏油路和鮮花簇擁的游步道,一旁的白鷺池在蘆葦蕩的掩映下,波光粼粼,伴隨著白鷺起落,充滿野趣。
對面的鄉村云播客基地本來是苗木臨時管理用房。現在,橫一村的“新農人”正在小屋里熱情直播,推薦蕭山農特產。
據了解,這支農產品直播電商團隊,由臨浦鎮首位“90后”村社黨組織書記孔華超組建。依托橫一村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團隊立足“蕭山本味”的同時,又充分挖掘橫一村特色農業資源,眼下上線的一款農產品就是梅里方頂柿。
村里的“古老IP”——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柿林,也正重煥青春。
“以前去梅里摘柿子,狹窄的水泥路夾雜著塵土,古柿林里近千棵柿子樹恣意生長,野得很,還很難找到一個歇腳處。如今,再次走進古柿林,幾棵亂長的柿子樹已經被移位,林間新添了觀景平臺,整個柿林更加規整有序了。”一位村民說道。
沿著山路,拾級而上,就到了吉柿·清晝茶院。這里原是一塊荒地,通過筑巢引鳳,引進創業團隊,結合柿子和茶元素,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一座休閑茶空間。
再往上便是如意山房,依山而建,從空中俯視呈現出方頂柿造型,和周圍的柿子林互相呼應。據介紹,這里是一個綜合服務中心,具備游客接待、公共活動、黨群服務、青年創客、農產品展銷、鄉村智慧管理等多重功能。
未來鄉村邁向共同富裕
臨浦鎮橫一村的“變身”,處處藏著小驚喜,而入口處“蕭山未來大地”村標似乎解釋了驚喜的緣由。
為了向“未來鄉村”蝶變,今年以來,橫一村對2000余畝土地開展非糧化整治,并開發“蕭山未來大地”項目。“蕭山未來大地”分為多個板塊,其中,稻田城市公園包含鴨棚咖啡、研學中心和運動區,建成后將集產、學、游為一體,帶動橫一村文旅產業發展。
建設未來鄉村,不僅要讓鄉村變得時尚起來,還要讓村民富起來。
以前,柿子成熟后,村民往往直接摘下來賣掉。這兩年,情況改變了。
2018年10月,橫一村試水舉辦了首屆梅里方頂柿豐收節,吸引了游客3000多人次,一天銷出柿子約10000斤,“美麗經濟”的效應顯現出來。今年開始,村里號召大家把柿子留在樹上,從單純的賣柿子,逐漸開始“賣風景、賣文化、賣體驗”。一個個金果子不僅點綴了美麗鄉村,也成為了村民們創收致富的“金鑰匙”。
隨著橫一村名氣提升,村里的小店越開越多,絡繹不絕的游客帶來了無限商機,不少村民選擇回鄉創業。有村民說:“以前農閑時我們出遠門打工,現在我們在家門口就能賺錢。村子火了,我們腰包也鼓起來了!”
這個時尚的小山村正緊跟潮流,帶領村民一起走上共同致富路。
微信掃描二維碼,商報帶你一起走進橫一村的秋天。
(通訊員 江和平 商報記者 楊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