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變農具,直播成農活,數據為農資。助力農貨出山,資源進山的消費幫扶道路,杭州用好數字力量,提出數字解決方案。昨天下午,“山海共富農優產品展銷窗口”新聞發布會在杭州召開。會上發布了我省首個農產品流通領域的山海協作項目——“山海共富農優產品展銷窗口”項目。
發布會上,16個縣現場簽約入駐窗口項目,浙江大學等10家單位簽約成為項目戰略合作伙伴。現場還發布了“好貨出山 走進浙里”山海共富農優產品展銷窗口系列活動暨“好貨出山 云購這里”山海共富系列直播節和“百廠百商 嗨爆杭城”山海共富超級年貨節的相關信息。
16個縣現場簽約入駐
全產業鏈打通農產品出山渠道
就座、簽約。發布會上的山海共富農優產品展銷窗口首批入駐縣域簽約儀式和首批戰略合作伙伴簽約儀式吸引了無數聚光燈,將活動推向高潮。“現場,我們邀請了淳安、泰順、柯城等16個縣現場簽約入駐,其他的縣也正與項目就入駐和政策支持等具體細節進行對接。浙江大學國際創新研究院、中國工業設計協會鄉村振興設計研究院、快手等眾多單位均簽約成為項目的戰略合作伙伴。”農優產品展銷窗口項目負責人徐海斌說。
窗口項目有怎樣的魅力,吸引眾多縣域和社會力量加入,共謀致富路?答案藏在項目對痛點的直擊里。徐海斌介紹,目前,山區26縣農產品流通中存在品牌度不高、營銷人才缺乏、流通渠道不暢、供需對接不精準、供應鏈成本高等難題。基于此,窗口項目依托打造浙江26縣集中展示、集中選品、集中培訓、集中直播、集中營銷、集中孵化的展銷窗口和孵化平臺,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打造全產業鏈生態。
據悉,坐落于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的窗口項目由26縣數據展廳、縣域館、直播基地、公共空間和相關配套組成,縣域館單館面積根據所入駐縣域實際情況在100至200平方不等。通過縣域品牌立體式孵化、農創品牌沉浸式展示、電商團隊溯源式直播、農品供需精準化對接、品牌全網數字化營銷、農創人才教練式培訓等六大服務功能,打造集中式的農優產品選品、展示、銷售、孵化、推廣平臺,推動農業農村發展,促進農民共同富裕。
新模式打造新市場
合力推進農批市場數字化轉型
一臺手機就能下單,家門口就能購買,“山海共富農優產品展銷窗口”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切切實實地將浙江山區26縣的農優產品送到消費者面前,助推農貨出山。
山海共富農優產品展銷窗口項目的落地實踐,起源于現代聯合集團曾在2018年提出的打造互聯網時代中國新一代專業市場的創新模式。這種新模式通過集中選品、集中展示、線上線下結合、電商直播、品牌孵化、人才培訓、集中營銷推廣等多種功能集聚,實踐大型農批市場的數字化轉型,實現中國傳統專業市場在互聯網時代的升級。
徐海斌介紹,本項目立足于杭州強大的電商、教育、人才、宣傳推廣等各方面資源,今后,項目還將與合作伙伴一起成立電商助農聯盟,充分利用杭州的強大電商背景和技術支撐,為浙江26縣打造線上平臺和渠道,為26縣更好地孵化農產品品牌、打造農業產業鏈生態、培養專業人才、增加產品銷售。
“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是現代建設這個項目的初心,市場資源和專業能力是現代建設這個項目的基礎條件,而創新發展和新的模式是推動項目成功和發展的動力。”現代聯合集團董事長章鵬飛說。他坦言道,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把這個項目建設成為山海協作、共同富裕的樣板,為浙江26縣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作出貢獻。
(記者 祝芷媛 賴羽彤 通訊員 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