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保障和投資功能于一體的投連險在2021年走出了收益率分化的“道路”。1月18日,記者獲悉,華寶證券研究團隊近日發布的《中國投連險分類排名(2021/12)》顯示,2021年投連險賬戶平均收益率3.6%;不同賬戶的收益率分化呈兩極態勢,最高賬戶收益率和最低收益率相差70個百分點;有數十個投連險賬戶投資收益率為負。另外,只有混合保守型投連險跑贏可比公募基金漲幅。
整體來看,2021年納入統計的215個投連險賬戶中,有158個賬戶實現正收益,占比74%;有57個賬戶負收益,占比26%。分賬戶類型而言,華寶證券將激進型投連險月度平均收益率做等權重加權制作出激進型投連險指數,并將其與滬深300指數做對比,2021年12月權益市場震蕩分化,全月激進型投連險指數收益率為-1.28%,滬深300指數收益率為2.24%,截至2021年12月底,激進型投連險指數收于247.1點,調整后的可比滬深300指數收于92.54點。
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分析指出,今年投連險的收益率總體不甚理想:“首先,這說明保險公司,特別是一些中小保險公司的投資管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其次,投連險中策略過于激進和保守的產品總體收益率會更差一些,過于保守的投資收益率低應當是符合預期的。”
此外,2021年收益率超30%的投連險賬戶數量遠不及2020年,2020年收益率超30%的投連險賬戶為63個,最高的收益率為75.71%;但2021年超過30%的僅有3個,最高的收益率為51.43%。
對此,李文中表示,首先,2021年資本市場的表現相比2020年更弱一些,全年處于震蕩之中,下半年表現更弱,這拖累了投連險的投資收益。其次,在上半年股市一波上漲之后投連險的規模增加明顯,進一步拖累了全年表現。
綜合全年來看,2021年投連險賬戶平均收益率為3.6%,其中,只有混合保守型投連險跑贏可比公募基金漲幅,但5.69%的回報率也僅僅領先0.3個百分點。各類賬戶回報率中,混合保守型賬戶和混合激進型賬戶在2021年平均回報率靠前,分別為5.96%和4.97%。指數型、激進型、貨幣型賬戶收益率未達到所有賬戶的平均值。同時指數型、激進型與股票指數型基金指數、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的7.08%、9.63%的收益率有著一定距離。
對于多數賬戶跑輸可比公募基金,李文中認為,首先,在震蕩型市場上,更考驗投資管理人的能力。2021年的投資成績單說明保險公司,特別是中小保險公司的投資管理能力相比公募基金還有差距。其次,相比很多大型公墓基金,投連險管理的資金規模相對要小一些,也使得其與公募基金相比處于弱勢。
一方面,對比公募基金開始出現差距;另一方面,不同賬戶的收益率也開始分化,呈兩極態勢。2021年,收益率第一的投連險賬戶為中德安聯安贏慧選2號,收益率為51.43%;而某險企一款成長型投連險賬戶虧損達17.56%。對比之下,最高與最低收益率相差了近70個百分點。
對于不同賬戶的收益率分化明顯,李文中表示:“主要是激進型賬戶的收益不理想,這本身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么,產品處于尾端的保險公司如何在投資能力上進行提升?李文中認為,震蕩市會帶來更高頻次的操作,難免會出現判斷失誤。保險公司的投資管理能力一是依賴于制度,二是依靠投資管理人才。因此,對于那些投資管理能力偏弱的保險公司需要從這兩個方面加強。當然,投資管理能力在短期內大幅提升并不容易。
2021年,投連險保費增速直線上升。據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2021年前11個月,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達63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6%。然而,收益率不如從前,分化趨勢明顯,意味著消費者更需要酌情考慮風險等因素。“從市場表現看,震蕩市選擇大型保險公司的相對平衡的混合型賬戶投連險可能會更好一些,畢竟大多數人都比較厭惡虧損。”李文中如是表示。
愛選科技聯合創始人何劍鋼表示,投連險賬戶有額外的管理費,所以債券和貨幣的收益會小一點,偏股的賬戶相對來說會呈現“你上我下”的情況,具體要看管理這些賬戶基金經理的水平,這和市場上的基金一樣,唯一不同是投連險還是保險,一般來說持有期會更長,關注的是長期收益,對于一些十多年的賬戶,整體回報還是不錯的。
(記者陳婷婷胡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