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消息,中國消費者協會在官網發布《2021年校外教育培訓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報告》(下稱“報告”)。
《報告》稱,自“雙減”出臺以來,校外教育培訓領域消費侵權多發、消費維權困難等現象仍然存在。主要涉及合同糾紛多、售后問題難解決、虛假宣傳手段多、預付式消費風險大。
對于預付費問題,《報告》著墨頗多。中消協表示,一些培訓機構以折扣優惠誘導收取大量預付費,后因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倒閉、跑路后預付費用難以追討;部分培訓機構為規避“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費用”的規定,采取買3個月贈3個月課程、分班次付款等方式,變相提高單次課程和總的培訓費用;有的預付費用時被誘導辦理“消費貸”,機構關門后無法上課卻仍需按期還貸。
或受該消息影響,教育培訓個股美吉姆封死跌停、昂立教育盤中封上跌停(現跌9.46%報11.69元/股)、中公教育大跌超5%報5.97元/股再創新低,學大教育、傳智教育均跌超5%。
在《報告》中,中消協也提出六點建議,分別是完善相關立法;加強協同治理,確保各類措施有效落地;進一步明確監管主體及其職責,加強監管體系內外部的溝通協調;建立日常監管執法機制;五是加大培訓機構違法行為查處力度,保障消費者預付資金安全;六是發揮行業自律作用,引導培訓機構合理定價、規范服務等。(文 |《財經天下》周刊 張肇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