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財經天下》周刊 康嘉林
編輯/ 田晏林
又一動力電池巨頭計劃赴港上市,攪動行業一池春水。
3月11日,國內鋰電池制造商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創新航“)已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招股書。市場消息稱,首次公開募股計劃籌集資金高達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95億元)。如果成功過會,這將有望成為今年以來香港最大規模的IPO。
中創新航成立于2007年,總部位于江蘇常州,作為一家專業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電池管理系統、儲能電池及相關集成產品和鋰電池材料的研制、生產、銷售和市場應用開發的高科技企業,它不僅是廣汽汽車、長安汽車、上海通用五菱、零跑汽車、小鵬汽車的核心電池供應商,也服務于Smart、廣本、廣汽等國際客戶。
在動力電池領域,中創新航是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的數據,按照2021年裝機量計算,中創新航在中國第三方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第二,僅次于寧德時代;且在全球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到第七位。
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為常州金沙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約為21%;成飛集成是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約為12.6%。據悉,在目前國內動力電池前五陣營中,中創新航是唯一一家還未上市的企業。
這些年,中航創新經歷過數輪融資,投資者包括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基石資本、紅杉中國、廣汽資本、中國保險投資基金、廈門創投、晨壹投資、國聯證券等。其最新一輪融資,是由國投創合領投,募集資金超120億元。
目前,中國動力電池行業高度集中,考慮到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動力電池裝機量持續攀升的背景,對于中創新航來說,通過上市推動公司進一步擴產需要被提上日程。
01 中創新航“撕開”裂縫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成為科技產業的發展重心,作為核心零部件的動力電池產業也備受關注,其爆火程度從資本市場的不斷追捧中便可見一斑。
其中,寧德時代于2018年6月在創業板上市,目前總市值超1萬億元。弗迪電池作為比亞迪電池分離出的關鍵部門,也一直被傳出有上市打算。海外市場也不遑多讓,今年1月底,LG拆分的動力電池企業LG新能源正式在韓國完成上市,創下韓國史上最大IPO紀錄。
在目前的動力電池市場中,中創新航前景備受看好是因其銷量不俗。中國電池聯盟數據顯示,2021年中創新航在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排行榜上位列第三,僅次于寧德時代和比亞迪。
如今,隨著中創新航遞交招股書,其與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常年的“三國殺”局面,似乎已經撕開了一道口子。
雖然中創新航在銷量上已經位列前三甲,但從追趕的速度看,中創新航與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差距十分明顯。2021年,寧德時代裝機量96.7GWh,占比32.6%;比亞迪裝機量26.3GWh,市場占比8.8%;而中創新航裝機量僅為7.9GWh,市場占比只有2.7%。
《財經天下》周刊注意到,2021年7月,中創新航和寧德時代有一場專利侵權的官司還存爭議。這或許將是其赴港上市的最大隱憂。
據了解,寧德時代控告中創新航動力電池全系產品涉嫌專利侵權,涉案專利涉及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涉嫌侵權的電池已搭載在數萬輛車上。2021年8月初,中創新航發布公告稱,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上述兩件涉訴專利的無效宣告請求。目前,法院尚未開庭審理此案。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3月,寧德時代也曾以侵害實用新型專利為由,起訴塔菲爾專利侵權,一審獲賠2330萬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動力電池領域的“寧王”,地位難以動搖。
天眼查App顯示,截至3月11日,寧德時代的有效專利量為3159件,專利類型方面,寧德時代的發明專利數量為1630件。其使出的專利“臂膀”揮舞不斷,或將成為中創新航邁向資本市場的最強“攔路虎”。
02 曾陷虧損泥潭
中創新航在成立之初,主要生產磷酸鐵鋰電池。2017年,新能源車補貼向高能量密度電池和長續航里程的車型傾斜,在能量密度方面占優勢的三元鋰電池逐漸成為產業發展的重心。因此,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占率不斷走低,差一點拖垮了中創新航的業績。
據中創新航曾經的控股股東成飛集成的年報數據,2017年和2018年,中創新航分別虧損了3.3億元和7億元。
面對虧損的業績,2018年7月,曾任天馬微電子總經理的劉靜瑜臨危受命,開始操盤中創新航,隨后啟動重大資產重組。2019年7月,重組完成后,成飛集成放棄了控股股東地位,常州市金壇區國資委成為中創新航新的實控人。
“我們做了一些市場選擇,動力電池選擇了前景最為廣闊的乘用車市場,還有就是儲能和軍品。”接手中創新航后,劉靜瑜曾公開分享過自己到中創新航后的工作。
從聚焦商用車轉為乘用車市場,發力三元鋰電池。中創新航很快就憑借高電壓中鎳三元鋰電池,逐漸撬開市場,收獲了長安汽車、廣汽埃安等客戶。
在不斷探索新電池類型的同時,中創新航也開始從資本角度尋找新突破方向,為上市做準備。2021年11月,公司名稱從中航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多項工商信息發生變更后,正式宣布完成股份制改造。
隨后,中創新航的融資之路也比較順利。2020年12月,中創新航完成Pre-A輪融資,投資方包多達29位。此輪融資完成后,公司注冊資本由69.9億元增至127.6億元。2021年9月,是中創新航完成的最新一輪股權融資,募資規模為120億元,為上市進一步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