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財經天下》周刊 韓玲
編輯 | 冒詩陽
比亞迪新能源車又漲價了。
3月15日晚間,比亞迪官方發布了一冊公告,旗下主銷新能源車的官方指導價將從3月16日起調整,上調幅度為3000-6000元不等,比亞迪新能源產品矩陣王朝系列、海洋系列均有涉及。
值得注意的是,這距離比亞迪上次漲價還不到兩個月。1月21日,比亞迪官方就宣布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以及新能源購車補貼退坡等影響,比亞迪汽車將對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1000-7000元不等。
然而,兩次漲價期間,正值比亞迪新產品密集發布的周期內。3月12日,比亞迪2022款宋MAX DM-i正式上市,一個月前,比亞迪新車元PLUS上市。此外,比亞迪的新旗艦產品巡洋艦05、新款漢EV/DM-i,還將在4月北京車展期間推出。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產品密集發布的周期內提高售價,很難說是好的時機。
對于這次漲價的原因,比亞迪表示是受到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的影響。《財經天下》周刊通過查閱比亞迪官網售價信息發現,王朝網系列車型中,DM-i車型,調整后的價格比原價上漲了3000元,純電動車型上漲幅度高達6000元。而海王網系列車型,包括海豚、E2等車型也都普遍漲了6000元。
其中海豚、E2兩款車的漲價受到關注。《財經天下》周刊了解到,比亞迪兩次漲價的海洋網系列中的海豚車型,是比亞迪e平臺3.0發布的首款車,而比亞迪官方稱e平臺3.0對外宣稱的一個核心競爭力就在于它的成本控制能力。
事實上,比亞迪是車企中少有能在半導體、電池等多個關鍵環節上“自給自足”的車企,其產品的發動機、車身在內的大部分配件也都自產自用,這曾讓外界對比亞迪應對漲價的能力有更高期待。而電池和半導體供應價格的上漲,正集中導致一輪新能源汽車的漲價潮。
不只是比亞迪,其他新能源車企也都在近期紛紛上調價格。昨日,特斯拉也再次上調旗下產品的價格。官網信息顯示,兩款主力車型Model 3和Model Y的“高配”版本再度漲價。其中,Model 3高性能版起售價已調至36.79萬元,較之前上漲了1.8萬元,Model Y長續航版、高性能版起售價較之前分別上漲了1.8萬元和2萬元。值得注意的是,3月10日,Model 3高性能版、Model Y長續航版和高性能版,起售價已經全部上漲1萬元。
一周上漲兩次,這種情況在汽車行業并不常見。3月份以來,已有近20家新能源車企宣布上調售價,涉及車型近40款,漲價幅度少則千元,多則上萬元。截至目前,特斯拉、蔚來、小鵬汽車、哪吒汽車、歐拉、上汽通用五菱、零跑汽車等旗下新能源車型均宣布漲價。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說明新一波漲價潮,僅靠車企自身的供應體系已無法解決。從去年開始,比亞迪的半導體和電池價格也都進行了調整。2021年6月,比亞迪半導體對 IPM、IGBT 單管產品進行價格調整,提漲幅度不低于 5%。4個月后,有媒體報道稱,比亞迪將上調C08M等電池產品單價。
除了新能源補貼退坡外,電池及半導體等原材料價格也在上漲,甚至“吃掉”了部分主打性價比的新能源汽車的毛利。
2022年2月1日,比亞迪漲價的車型包括秦PLUS DM-i、秦PLUS EV、宋Pro DM-i、元Pro、漢EV、漢DM、唐DM-i等,其中宋Pro DM-i車型上調1000元,元Pro價格上調為7000元,漢EV車型上調5000元,其余車型價格上調3000元。
比亞迪3月初發布的統計顯示,2022年2月份比亞迪共銷售9.1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型為8.8萬輛,同比增長超800%。去年全年比亞迪年銷量為73萬余輛,同比增幅75.4%,其中新能源銷量達到了60萬輛,同比增長220%。如今,比亞迪旗下多款車型價格再次上調,是否將影響產品銷量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