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經天下》周刊 周末
編輯|冒詩陽
(圖源:視覺中國)
此前震驚市場的“倫鎳風波”,依舊沒有落下帷幕,但轉折似乎已然發生。
當地時間3月17日周四,倫鎳再次開盤跌停,跌幅8%,連續兩個交易日跌停。此前一天,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鎳交易在經歷近一周的停牌后重啟,首筆交易便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價格觸及了此前設置的5%跌幅限制。此后,漲跌幅被設定為8%。
在這之前,倫鎳交易剛剛經歷了一周的停盤,停盤前兩個交易日內倫鎳大漲248%,一度越過10萬美元/噸關口。在業內看來,這輪暴漲起因系國際資本的炒作,為“狙擊”中國公司青山控股,使倫鎳價格遠遠脫離基本面,并造成現貨交易近乎停擺。
然而,隨著倫鎳事件的緩緩走向尾聲,LME的全球公信力受到了一定質疑。有專家提出,當前國內應該加強國內定價中心的建設,減少期貨交易對海外市場重度依賴的情況,才能一定程度上為國內企業提供更友好的規則,避免青山控股被國際資本“狙擊”類似的事情重演。
倫鎳開盤跌停
倫敦時間3月17日,倫鎳開盤大跌8%,價格定格在41945美元/噸,而這也是倫鎳連續第二個交易日跌停。
據彭博社,多筆試圖在盤前以8%跌停價易手倫鎳的交易被取消。據報道,多家經紀商表示:“看起來像LME并沒有將5%的波幅區間調整一樣?!?/p>
在此前一天3月16日,倫鎳剛開盤便觸發了5%的跌幅限制,跌停前的價格定格在45590美元/噸。值得注意的是,跌停板下出現的兩筆非正常交易。在倫鎳剛開盤時,出現了一筆45395美元\噸的交易,以低于跌停限額的價格成交,緊接著又以43995美元成交了一筆。
之后,LME便宣布暫停鎳交易并表示將對其進行調查。LME調查后表示,上述事件是由于系統錯誤,允許了少量在每日限價之下執行的交易,同時這兩筆在跌停線下的鎳交易也將被取消。并表示將于當日下午2:00開盤重新交易。
然而,下午兩點恢復交易后,LME發布公告稱,將LME鎳交易單日漲跌幅擴大至8%,并表示,可能會根據市場情況進一步調整鎳和其他金屬的漲跌幅上限。而其他基本金屬的每日限價則維持在15%,于當地時間3月17日生效。
據悉,倫敦時間3月16日下午4點左右,LME的電子交易平臺顯示賣出訂單8281手,相當于49686噸鎳。這也差不多占據了目前LME倉庫中所有鎳的三分之二的比重。也就意味著開盤交易一旦開始,鎳還會進一步下跌。
受此影響,今日滬鎳市場也紛紛處于下跌狀態。截止3月17日15:30,滬鎳主力、滬鎳2205、2206等跌幅皆高于1.7%,此前一日的收盤價還是23多萬元/噸,今早的開盤價便集中于22多萬元/噸上下。
(圖源:東方財富)
國內期貨交易待建設
而此前受倫鎳風波影響最大的青山控股,也已發布聲明稱,已與由期貨銀行債權人組成的銀團達成了一項靜默協議。在靜默期內,各參團期貨銀行同意不對青山的持倉進行平倉,或者對已有持倉要求增加保證金。同時,青山控股應隨著異常市場條件的消除,以合理有序的方式減少其現有持倉。
現隨著倫鎳價格的下跌,對于青山控股而言,不得不說是好消息。但是,此次倫鎳風波事件,對LME而言,就不那么友好了。有業內專家表示,這次倫鎳風波,對LME的全球公信力造成了一定影響,我們也應當加快發展中國鎳期貨市場,使其在未來產業定價中發揮更大作用。
而對國內期貨市場來說,多位資深期貨人士表示,本次倫鎳事件對國內投資者交易理念、企業套保行為等諸多方面將產生深遠影響,許多長期固化的交易習慣將在此次事件后被打破。
此外,相對于倫鎳的價格,國內鎳的價格卻與有所背離。截至3月16收盤,倫鎳價格大多集中于23萬多元/噸。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倫敦鎳的結算價折算成國內現貨的價格相當于35萬元~36萬元,與國內的鎳價有每噸12萬元~13萬元的價差,一些從業二三十年的期貨從業者稱“沒有見過如此大的價格差距”。
同時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倫鎳事件顯示出加強國內期貨定價中心的建設的緊迫性,應該加快國內期貨交易市場從一個區域市場向全球定價中心、全球性的期貨市場邁進的步伐。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