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周末
編輯 / 楊潔
“微信生態第一股”有贊,在今年已經是第二次被卷入“裁員”傳聞了。
昔日的“微信生態第一股”有贊被卷入了裁員風波。
近日,關于有贊裁員的消息,在互聯網圈內傳開。有爆料稱,有贊裁員70%,裁員人數達2000人左右。甚至在網上還出現了被裁員工的工牌堆滿了一紙箱、辦公室內離職員工電腦成排擺放的照片,場面看起來非常震撼。
以私域流量軟件開發為主營業務的有贊,借助微信生態流量帶來的紅利,曾經成為資本的寵兒,并在2018年成功借殼上市。2020年,有贊還獲得了1億美元的融資。
然而,現在有贊已深陷虧損“泥潭”。2021年前三季度財報顯示,有贊的經營虧損為7.5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56億元經營虧損有所擴大,同比增長113%。在2021年2月,港股上市公司中國有贊的股價曾達到高點4.5港元/股的高點,市值達到776.47億港元。但截至今年3月28日,中國有贊股價收報僅為0.166港元/股,成為一只“仙股”,市值也較高點蒸發了近750億港元。
去年年底,有贊籌備了4個多月的中國有贊退市和有贊科技重新上市的計劃也宣告擱淺,多名公司董事會董事和董秘集體宣布辭職。
有贊到底怎么了?
裁員20%,產研是“重災區”?
“公司當前確實是在裁員。”一位有贊的在職員工透露稱。
另一位有贊內部人士則向《財經天下》周刊表示,公司此次裁員比例在20%左右,人數達到100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中后臺,目的是為了集中資源,做好商家服務。
在此之前,據“紅星資本局”報道,有贊的這輪大裁員,產研人員被裁比例達到70%。其中,教育板塊的產研人員全部被裁掉,微商城和零售的產研裁撤30%,中臺技術裁撤79%,而銷售部門則未涉及其中。
在脈脈平臺上,一位認證為公司高管的人士在線回答媒體提問時則稱,此次裁員比例高達70%,主要集中在中臺技術和新零售部門,被裁人員按“N+1”進行賠償。第一輪裁員人數目前是在1000人左右,但“下周起會繼續開始下一波裁員。為免引起恐慌,這次裁員也是分批陸續進行,最后在職人數陸續壓縮至1500人,留下的也都是負責微商城的居多,因為其他業務沒有增長點。”多名被平臺認證為有贊員工的用戶也表示,這名爆料者的身份是有贊的高管。
對此,《財經天下》周刊聯系有贊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時,公司并未回應。
這已經不是今年有贊第一次傳出裁員的消息。今年1月,有消息傳出,有贊已進行了一輪裁員,主要針對的是產品和技術研發人員,裁員規模超過1500人。前述內部人士告訴《財經天下》周刊,在年前,公司確實有過一次裁員,“只是人數沒有網上所說的那么多,大約在300人左右。”他透露說,公司還把“人員優化”寫入了2022年的OKR(即“制定并完成的目標”)中。
在兩輪傳出的裁員信息中,產研人員都成為了被裁的“重災區”。
根據中國有贊最新發布的盈利預告,預計其2021年的凈虧損將達到32.90億元。公司解釋的虧損原因中,也包括了研發投入過大的因素,據其表示,為了豐富及完善集團的產品組合,2021年度公司投入研發支出的增加幅度約為30%。
財報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2021年,有贊的員工數量經歷了快速增長。在2019年,有贊有2941名員工,到了2020年就增長到了3603人。截至2021年9月底,有贊員工總數增長到了4358人,其中技術及產品開發人員占比達到40%,研發支出達到4.8億元,同比增長了50%。按照20%的比例裁員完成后,有贊的員工數量將回到2020年初的水平。
2017年,有贊創始人白鴉曾對外表示,“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家軟件公司像我們一樣囤積人才、重視產品和技術,有贊將會持續堅守技術人才超過50%、銷售人才低于技術性人才的比例。”但4年之后,白鴉就“食言”了。
對于裁員為何集中在技術部門,在脈脈的爆料中,被稱是有贊高管的用戶表示,“是因為有贊的業務沒增長,但技術人員占比較高,且沒有發力點和創新,占了公司比較高的人力支出。”
有贊的離職員工曾向媒體表示,他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明顯感覺到公司業務能力放緩,程序BUG變多了”。他認為,公司管理層也開始對有贊的業務能力表示焦慮,于是對技術崗位進行了裁員。
但在有贊的員工看來,公司的業績下滑也并不能完全歸因于技術投入身上。“有贊主要是做SaaS開店工具的,簡單來說就是賣軟件開店系統。但它是依靠平臺運營,產品線還不豐富,單靠微商城,這是它很大的一個弊端。”已經離職的有贊員工張凡說。
在1月份被曝出裁員傳聞后,有贊迅速宣布進行事業部化調整,將前臺業務拆分成社交電商、新零售、美業、教育、All value五大事業部,試圖把業務做得更加下沉和垂直,以適應市場變化。
而脈脈上的爆料用戶則表示,有贊當前能夠盈利的業務只有微商城,教育、美業、新零售的業績都不太好,且“一直吃著微商城老本”。
值得注意的是,有傳聞稱,有贊副總裁陳錦輝已于2021年10月離職,其曾負責有贊的公司渠道業務。對此,有贊并未作出回應。
有贊困局
對很多普通消費者來說,“有贊”這個名字他們或許并不熟悉。但當初的有贊,曾經頭頂“微信生態第一股”的光環,頗受資本青睞。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有贊在杭州的貝塔咖啡廳內成立。它一開始的主營業務,就是為騰訊公眾號和小程序提供商城軟件開發,以及進行私域流量運營服務。
隨著微信生態的發展壯大,“私域”概念逐步走紅,有贊的開店SaaS工具需求量也跟著激增,迅速成為國內電商SaaS行業的龍頭。在2017年,有贊成立的第五年,白鴉曾在公司內部郵件中雄心勃勃地提到,有贊要深度對標全球最大的交易SaaS類產品Shopify,并實現在產品技術、GMV、收入上都全面超過Shopify。
2018年4月,港股上市公司中國創新支付集團收購了有贊51%的股權,成為有贊的最大股東。隨后,中國創新支付更名為中國有贊,有贊成功實現借殼上市。此前,有贊共獲得過六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普華資本、經緯創投等頭部機構。
據官網信息,有贊當前的主要業務包括社交電商、新零售、美業、教育及有贊國際化五大業務體系,公司通過旗下的社交電商、門店管理和其他新零售SaaS軟件產品等,幫助商家解決在互聯網時代遇到的開店、支付、后臺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問題,并以此向商家收取傭金或服務費,完成商業閉環。
但是,在上市之后至今,中國有贊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據其財報,在2018年,剛剛借殼上市的中國有贊就為資本市場交出了一份成績并不算好的答卷,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達到4.31億元;2019年,虧損額進一步擴大至5.92億元。從2018年至2020年的三年中,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額總計已超過10億元。
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國內大多數企業加速了向數字化、在線化轉型的進程,同時,在線交易和直播帶貨也日趨火熱。在這波利好的推動下,有贊也在2020年4月,完成了一筆1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在這一年,有贊的營收達18.21億元,凈虧損縮窄至2.95億元,為上市以來最低。
在二級市場上,中國有贊的股價也一度表現優異,2020年全年股價漲幅高達367%。有贊也借勢加速了人員的擴張。
但很快,有贊就迎來了瓶頸。
有贊依靠微信生態的流量起家,在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發展的初期,它們的電商生態尚未完善,廣大商家也需要有贊等軟件服務商的輔助,實現線上開店的目標。但在生態日趨完善后,無論是微信還是快手、抖音等平臺,都開始依靠自身的技術力量,搭建電商閉環。
“寄生”于互聯網和電商巨頭們的流量生態之上的有贊,失去了依靠。2021年初,快手開啟自建電商業務。2021年11月15日,快手電商對有贊和魔筷等第三方外鏈實施“斷鏈”操作,不再支持直播間中掛有贊鏈接的第三方商品。此前,快手是中國有贊的重要客戶。在2018年有贊就與快手展開了合作,為快手提供其“短視頻電商導購”解決方案。據官方消息,此前快手最高曾為有贊提供了近40%的GMV(商品交易總額)。
這對有贊是沉重的一擊。中國有贊CFO俞韜曾表示,中國有贊在2021年上半年的GMV不理想,主要是受到了來自快手渠道的GMV下滑影響,快手平臺GMV占比下滑至20%。同時他還透露,“快手依然在嘗試發展自己的電商交易閉環,因此我們來自快手產生的交易額在持續地收縮。”
據悉,從2018年至2020年,有贊存量付費商家一直呈持續增長態勢,但在2021年,隨著抖音、快手兩大平臺開始打造電商閉環,有贊的付費商家首次出現下滑。截至2021年9月底,有贊的存量付費商家總量為90282個,其中新增32744個,流失39620個,流失率達30%。付費商家的流失,也拖累了有贊的業績。
有贊“缺錢”
有贊的現金流也已經吃緊。根據公司2021年中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有贊的貨幣資金余額為10億元,去年上半年有贊的經營現金流為-3.55億元,投資現金流為-2.67億元。
此前,有贊也曾謀求中國有贊的私有化,并推動其控股子公司有贊科技赴港上市,曾兩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由于有贊股權并未全部實現上市,如果有贊科技能登陸港交所,那么有贊便可實現股權整體上市。
但在快手“斷鏈”后不久,2021年12月22日,中國有贊發布公告稱,考慮到有贊科技上市申請已持續較長時間,即使公司已盡了最大努力,但依舊沒有收到有贊科技上市申請進行聆訊的消息;而在此期間,中國有贊的發展在要約期內受到限制,因此決定不再推進有贊科技上市進程及中國有贊私有化計劃。
兩天后的2021年平安夜,有贊又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董事曹春萌、閆曉田、谷嘉旺、徐燕青以及董秘馮國良,集體宣布辭任。
2022年1月10日,有贊發布公告稱,公司將折價18.95%出售公司股價配售超8億股,若這次折價出售股份成功,將成功募資3.12億港元,這筆錢將用于系統升級、產品開發、營銷開支、戰略收購以及新投資等。
消息一出,頓時引發資本市場的嘩然。公告發布后,中國有贊的股價連續三天迎來暴跌,市值蒸發了超過20億港元。
裁員“瘦身”,或許也是有贊不得已的選擇。
在2019年,有贊創始人白鴉曾在有贊年會上公開宣布實行“996”工作制,當時引發了巨大的爭議。而白鴉自己則在朋友圈發文回應稱:“幾年后回頭看,這次絕對是好事,因為讓社會上更多人了解了有贊文化。”
白鴉還提出了“enjoy”的企業文化,并說:“有些小伙伴實在沒法做到跟我們一樣enjoy(享受),他需要的其實是換個更適合他的環境,而不是被強留在有贊。”
張凡告訴《財經天下》周刊,當時有贊除了行政部門外,其他部門都實行了“996”工作制,員工們對此雖有不滿,但由于生活壓力,大家也不得不接受。“現在不會‘996’了吧,畢竟公司都沒多少人了,而且又不賺錢。”他調侃說。
(應受訪者要求,張凡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