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洪晗琪
編輯| 冒詩陽
3月29日晚間,長城汽車發布2021年財報。報告期內,長城汽車總營收1364億元,同比增長32%;歸母凈利潤67.3億元,同比增長25%。
這是長城汽車自2017年以來,再次實現公司盈利能力的高位增長。公開數據顯示,過去五年,長城汽車歸母凈利潤的增幅分別為-52.35%、3.58%、-13.64%、19.25%、25.43%。
截至3月31日上午收盤,長城汽車A股報收27.42元每股,下跌3.92%。此前一日,3月30日長城汽車股價每股28.54元,漲幅5.51%。
對于報告期內歸母凈利潤的增長,長城汽車方面認為這主要是整車銷量增加以及單車收入提升所致。
2021年長城汽車全年累計銷量超128萬輛,同比增長15.24%;公司單車售價同比增長15%至10.6萬元。受此影響,長城汽車2021年整車銷售收入由923.8億元增長至1213億元,同比增幅超31%。
具體來看,價格定位偏向中低端市場的哈弗品牌,仍是長城汽車的銷量支柱,市場表現與上一年基本持平,累計銷量約77萬輛,同比增長2.64%,占據集團整體銷量的六成。
長城銷量的增量,主要來自于2021年新成立的坦克品牌,以及新能源車品牌歐拉。其中,歐拉以140%的增幅實現全年累計銷量13.5萬輛,坦克的年累計銷量則達到了8.46萬輛。
推動品牌向上,是長城汽車現階段最為重要的經營目標。今年以來,坦克、沙龍智行、魏牌均將產品價位區間向30萬元以上延伸,從燃油車、新能源車兩大賽道進行高端化轉型。在汽車行業,30萬元被認為是區隔中端品牌與豪華品牌的價格分水嶺。
今年3月,中大型SUV坦克500正式上市,售價區間為33.5萬元-39.5萬元,這已經接近豪華品牌中型SUV的價位水平。沙龍智行定位為高端純電動車品牌,被認為是長城汽車繼魏牌之后的又一次高端化布局,首款車型機甲龍(中大型轎車)的預售價達到了48.8萬元,價位與蔚來汽車首款轎車產品ET7重合,后者售價為44.8萬元-52.6萬元。
但轉型之路并不好走。盡管單車售價有所提升,承接長城汽車高端化探索的魏牌在過去一年依舊未能止跌反彈。官方數據顯示,魏牌全年銷量同比下降25.65%,從上一年度的7.85萬輛跌至5.84萬輛,是長城汽車旗下5個子品牌中,唯一年銷量下滑的業務板塊。
而為了助推公司在行業變革浪潮下成功轉型,長城汽車方面曾表示,將在2021年至2025年,投入約1000億元人民幣用于研發工作。
財報顯示,2021年長城汽車研發費用同比增長46.36%至44.89億元。研發規模與造車新勢力中的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相近,后兩者2021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45.91億元及41.1億元。對此,長城汽車方面表示,2021年度研發投入的增長主要是公司在智能化、電動化、新車型項目方面的投入。
在汽車行業新能源化及智能化轉型的背景下,電動、智能領域人才成為車企競相儲備的競爭資源。“搶人大戰”或許也將在未來兩年的長城汽車身上發生。根據規劃,到2023年,長城汽車在全球范圍內的研發人員,會在現有的1.5萬人基礎上翻一番,達到3萬人,其中軟件開發人才達到1萬人。
事實上,有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公司總營收及盈利能力實現新高,但長城汽車的“燒錢”之旅才剛剛開始。根據規劃,長城汽車計劃在2025年實現全球年銷4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占比80%。但2021年長城汽車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3.9萬輛,占比僅為11%。對于接下來的長城汽車而言,無論是新能源化進程加速還是軟件實力的布局,都離不開巨額資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