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經天下》周刊 胡文柳
編|陳芳
(圖源:騰訊視頻官方)
騰訊視頻又因漲價上熱搜了。
4月9日,騰訊視頻官方發(fā)布通知,將于4月20日零點調整騰訊視頻VIP和超級影視VIP會員價格,7類會員中,最高一檔漲幅達25%。
具體來說,騰訊視頻VIP連續(xù)包月價格由20元調整為25元,VIP連續(xù)包季從58元漲到68元,VIP連續(xù)包年從218元漲到238元。騰訊視頻VIP季卡從68元漲到78元,VIP年卡價格由253元調整為258元。同時,超級影視VIP連續(xù)包月價格由30元調整為35元,超級影視VIP連續(xù)包季從88元漲到98元。
消息發(fā)布后,“騰訊會員宣布上調會員價格”迅速沖上微博熱榜,《財經天下》周刊發(fā)現,截至4月10日,話題已經獲得1.8億人次的閱讀量,更是引起7483人次的討論,評論區(qū)大部分人對VIP提價持有大量負面情緒,一網友直接表示,“買不起,不續(xù)了。”
這并不是騰訊視頻第一次漲價,此前最高一檔漲幅高達50%。因此,比起爭論VIP價格高低,或許,1.24億位騰訊視頻付費會員更關心的是:此類VIP調價是否無休止?視頻網站的內容能否值頻繁漲價?
VIP提價何時休?
上次,騰訊視頻上調VIP會員價格,仿佛還在昨天。
2021年4月10日,騰訊視頻向1億位付費會員宣布,將會員連續(xù)套餐連續(xù)包月20元、連續(xù)包季58元、連續(xù)包年218元,分別上漲 33%、29%、22%;非連續(xù)套餐包月30元、包季68元、包年253元,分別上漲50%、17.2%、27.8%。
在此之后,各大視頻網站像是打通任督二脈,紛紛開啟提價行動,愛奇藝、芒果tv視頻網站跟著上調VIP價格,其中,愛奇藝VIP最高一檔漲幅達20%,相比之下,芒果tv對VIP提價幅度還算少些,連續(xù)包月價格將上調1元。
《財經天下》周刊對比發(fā)現,國內前五大視頻網站中,騰訊視頻的會員最貴。目前,騰訊視頻會員連續(xù)包月25元,比愛奇藝貴3元,比優(yōu)酷和嗶哩嗶哩高10元,芒果tv多6元。
據了解,在國內綜合視頻平臺中,愛奇藝、騰訊視頻、優(yōu)酷、芒果tv、嗶哩嗶哩籠絡了超過八成的視聽用戶,根據《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fā)展研究報告》,五大平臺占到了88.3%的市場份額;在這些巨頭中,愛奇藝和騰訊視頻首當其沖是第一梯隊玩家,畢竟,早在2016年,這兩家就已經占有網絡視聽市場半壁江山。
因此,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想要觀看正版的電影、電視劇、綜藝等,大概率會選擇愛奇藝和騰訊視頻,而且,一旦喜歡的劇集的版權被買斷,觀眾就必須要購買該官網會員,例如,騰訊視頻獨播的《陳情令》《創(chuàng)造營》等。
王晨是資深的追星愛好者,她向《財經天下》周刊表示,選秀節(jié)目《創(chuàng)造營》大火的時候,自己為了能觀看到這檔綜藝,特地購買了1個月的騰訊視頻,“如果其他視頻網站也能播放《創(chuàng)造營》,自己不一定會購買騰訊視頻的會員。”獨家播放在一定程度限制了觀眾的選擇權利。
當前,視頻網站的發(fā)展已經過了激勵競爭謀出位的階段,弱者出局后,形成寡頭壟斷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這些大型網站在不斷提高會員付費價格,刷新VIP進入門檻。甚至,以騰訊視頻為代表,此前還推出過VIP單集付費模式——對于新上映的電視劇,用戶在會員的前提下,還需要二次付費,便能提前觀看剩余劇集。
騰訊最新財報顯示,騰訊視頻付費會員數達到1.24億,對于這些用戶來說,付費觀看正版劇集,已經養(yǎng)成習慣;但是,他們更關心的還有一個問題:VIP提價會不會無休止進行下去?
用一位微博網友話說,“到底誰能去管管這種頻繁提價的行為呢?”
每月花25元值得嗎?
VIP提價的目的,其實很明顯,就是視頻網站要創(chuàng)收。
騰訊控股財報顯示,進入2021年后,騰訊視頻付費會員數量連續(xù)兩個季度環(huán)比下滑,即便在第四季度放出大招,上映楊冪主演的《斛珠夫人》及張若昀主演的《雪中悍刀行》等大IP、大制作劇集,付費會員還是環(huán)比降低3.9%至1.24億。
騰訊在財報中寫道,“正采取措施優(yōu)化成本,減少騰訊視頻的財務虧損,同時保持其領導地位。”
減少虧損,提高會員門檻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按照25元/月的會員價格,面對1.24億位付費會員,騰訊視頻光是靠會員付費就能創(chuàng)收372億元,這體量已經是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年營收額。
眾所周知,長期虧損是視頻網站的一大生存難題,即便是騰訊視頻也不例外。
盡管騰訊視頻背靠騰訊,經常領投大型電視劇集的制作,但是因為題材限制等其他原因,不能如期上映,投資回報遙遙無期,例如羅云熙和陳飛宇主演的大制作《皓衣行》,2年前殺青至今未能上映。大刀闊斧式的投資模式,一度讓騰訊視頻資金緊張,2019年還曾虧損約30億元。
此外,有業(yè)內人士認為,近年來,在長視頻行業(yè),市場出現很大變化,內容創(chuàng)作從短缺到過剩,對觀眾的新需求供給不能跟上,因此,視頻網站面臨著一個普遍困境:剛性上游成本上漲,下游銷售價格卻在降——高價收錄的正版影視作品,不受待見,消費者不買單。
也就是說,觀眾渴求更加高質量的影視內容,間接給視頻網站施加巨大的運營選品壓力,要么資金實力不足,影視內容收錄不夠大而全;要么資金實力強勁,但是受制于各種原因,視頻網站買的都是觀眾不愛看的電視劇。
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資深影迷向《財經天下》周刊表示,“對騰訊視頻沒有依賴,我愛看的影視作品,它大概率都沒有。即便偶爾有那么一兩部喜愛的電視劇在騰訊視頻獨播,好像它們的質量也不值得我花25元。”
(按照采訪者要求,文中王晨為化名)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chuàng)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