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果鏈龍頭藍思科技披露了2021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2.68億元,同比增長22.55%,再創歷史新高;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7億元,同比減少57.72%。
報告期內,受人力成本上升、研發項目增加、新園區運營、供應鏈波動等綜合因素影響,對藍思科技生產經營帶來了一定壓力和挑戰。
藍思科技成立于2006年,以“代工”玻璃屏幕起家,接下蘋果大客戶之后,藍思科技逐步發展成為國內玻璃蓋板領域的龍頭企業。據其年報顯示,2021年來自于蘋果的收入為300.98億元,占比為66.49%。但過于依賴蘋果也導致業績承壓,起伏較大。
據藍思科技同日披露的一季報顯示,2022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3.34億元,同比下降22.15%;凈利潤虧損4.11億元,同比下降134.12%,由盈轉虧。對此,藍思科技表示,除疫情影響外,部分客戶終端市場需求減少也影響了公司營收。
事實上,藍思科技早已開始多元化布局,自進軍新能源汽車、光伏等領域之后,4月7日,藍思科技發布了擬將“長沙(二)園智能穿戴和觸控功能面板建設項目”投資總額由原來的15.15億元增加至54.06億元,斥資39億元大筆加持智能穿戴領域。
2021年藍思科技研發支出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1.3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7.97%,對智能手表、VR/AR等智能穿戴類,中控屏、B柱、新型汽車玻璃、充電樁等汽車類新產品研發投入均有所增加。
業績難達預期,藍思科技的股價方面也跌跌不休,發布財報前,周五收盤,藍思科技跌4.85%,收報10.8元,年內已跌超54%。(文|《財經天下》周刊 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