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消息,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網站、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電視劇網絡劇攝制組生產運行規范(試行)》(下稱“試行”)的通知。
據悉,該試行指出劇組應建立演職人員職業道德考評制度,對于演職人員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且有確鑿證據的,應向所屬行業協會或相關部門反映。影視制作機構應自覺抵制不合理高片酬等行業不良風氣,把演員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制作成本范圍內,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的片酬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的片酬不低于總片酬的30%。
長期以來,娛樂圈高價片酬一直被公眾所詬病。先有6年賺10億的“九億女王“范冰冰,后有片酬高達5000萬的新晉小生鄧倫,娛樂圈野蠻生長的“畸形發展史”刺中民眾痛點。
實際上,官方對影視圈各類亂象重拳出擊,打出組合拳進行規制。今年2月,廣電總局發布《“十四五”中國電視劇發展規劃》,整頓“陰陽合同”、“劇集注水”、“高價片酬”等問題。今年4月,文旅部發布《演出經紀人員繼續教育制度(試行)》,加強對演出經紀人員的有序管理,“持證上崗”即將實現。(文 | 《財經天下》周刊 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