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王達葉
編輯 / 冒詩陽
背靠上汽、阿里巴巴的智己汽車,首款車還未交付,便陷入了一場輿論危機。
5月20日,《財經天下》周刊從閑魚等平臺看到,大量用戶開始將自己下定的智己L7“轉單”,轉讓價格在4000元-7500元。這些用戶多為已經向智己支付了5000元鎖單定金的首批車主,被智己稱為“天使輪”車主。如今車還未提,部分客戶甚至愿意“虧本”轉出。
這背后,智己L7準車主發布聲明等話題沖上汽車消費的熱榜。繼今年3月的減配風波后,智己又被曝出“集團用戶權益超越天使輪用戶權益”、“電池容量涉嫌虛假宣傳”等問題,引發車主聯合維權。
述(最多18字圖源/視覺中國
5月10日,102位智己天使輪準車主發布聯合聲明維權,車主列舉五個問題要求智己官方做出進一步回應,包括天使輪權益被20萬“內部員工”超越,稀缺席位不稀缺;升級激光雷達和高階能量電池的條件未明確;配置表宣傳93kWh電池容量與工信部登記不符;車展發布會和廣告宣傳多項未兌現等五大問題。
去年4月份上海車展上,智己汽車首款產品智己 L7就是正式亮相,限量3000輛“天使輪”一搶而空。如今,發布維權的正是當初極力支持智己汽車、已等待一年的“天使輪”車主。
天使輪準車主,權益不如“自己人”
《財經天下》周刊注意到,引發此次智己L7車主維權的導火索是,5月7日有消息稱智己股東方阿里旗下員工購車有內部免息,還能享受天使輪權益。根據網傳資料,上汽相關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相關公司和張江高科相關公司的員工及其親屬近20萬人均可以享受相關權益。
對此,車主在聯合聲明中給出的依據是:集團用戶免費贈送首年IM Care品牌車險服務包,以及24期免息、36期費率0.99%的低息貸款。該權益覆蓋上汽、阿里巴巴、張江集團員工及其直系親屬。而天使輪用戶的金融權益為首付7%,費率2.99%,最高還款周期為72期。
“天使輪用戶從去年4月搶訂單,一直等到今年還在等交付,如此等待換來的天使輪權益,阿里系、上汽系、張江高科的員工及直系親屬卻唾手可得。”一位天使輪準車主表示看到這則消息后,稱自己一時很難接受。
“L7是智己品牌的第一輛車,天使輪車主是在這個汽車品牌不知道能否活下去,甚至還是高定價的情況下,選擇相信它并且為之付費,我們理應獲得最大權益。”俊如如此認為。
但在更多車主看來,上汽、阿里等關聯單位給員工提供福利無可厚非,雙方爭議的背后,有著更深的原因。
“早前,車主一直在爭取免息權益,但智己的CEO回應說,智己L7不搞這個。可現在智己卻給集團客戶免息。我們這些準車主真的在乎這點錢嗎?這是企業的態度問題。”這位車主在懂車帝車友圈表示。還有車主憤怒表示,如今看來,天使輪就是“韭菜輪”。
5月10日,智己對集團客戶權益大于天使輪/A輪用戶權益作出回應,承認針對創始股東方員工確實推出了集團客戶政策,但集團客戶權益與天使輪/A輪并無綁定關系,集團新用戶購車只能享受當前用戶權益疊加集團權益。
據悉,智己天使輪車主權益除了金融權益之外還包括:天使輪用戶水晶福利、“IM AD智能駕駛全功能包”、高定藝術品牌大師禮、7天購車“猶豫期”、終身質保、數據權益兌換軟硬件升級、終身免費充電/道路救援/娛樂流量/維保取送/代步出行及免費家用樁等權益。
圖源/視覺中國
如今,隨著天使輪和A輪收官,兩輪用戶權益預售通道已經關閉,天使輪和A輪各僅有3000個名額,訂單除直系親屬之外不允許轉賣。可在閑魚、懂車帝、小紅書等平臺,求購智己L7天使輪訂單的帖子卻有很多。
因此有一種分析認為,智己汽車此前給了天使輪車主很大的優惠力度,于是黃牛們打起了囤積智己L7訂單的主意。但現在“不許轉賣”訂單的硬性要求出現,黃牛擔心單子砸在自己手里,于是出來“帶節奏”,從而擾亂市場,向品牌方施壓。
智己L7兩度被控“減配”
2020年12月25日,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合資打造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智己汽車,創始輪融資為100億元,其中上汽持股54%,上海浦東新區、阿里各占18%,其余股東占10%。
作為首款量產車,智己L7定位為純電動中大型轎車,CLTC工況綜合續航里程615km,配備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起售價格為36.88萬元,頂配價格40.88萬元,直接對標車型為寶馬5系和蔚來ET7,也有不少人將它與極氪001作對比。
阿里、上汽背書下的諸多標簽,再加上40萬元區間的定價,讓智己L7成為2022年新勢力中最受消費者期待的車型之一。作為三方聯合打造的車型,在品牌方面,智己L7也在加緊提高聲量。
在宣傳之初,智己汽車就把主要賣點放在了智能和駕控,標配15個高清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并選擇了AKC后輪轉向技術。據官方消息,這款車在性能上,一舉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新任“電漂之王”。
然而,這些前期的大量宣傳和承諾,正在成為實際交車前的阻礙。
今年2月28日,智己汽車公布了L7配置以及金融政策,但“準車主們”發現了智己L7存在“減配”現象,后來還導致大量車主被刪帖的情況,引發了準車主們的強烈不滿。
不少準車主認為,智己在上海車展發布會與廣告宣傳中提到的很多功能都沒有兌現。例如,天使輪版車型的11kW車輛無線充電接收器,甚至“從標配改為選配”。
在2021上海車展上,上汽集團展示了智己L7量產概念車的技術亮點,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無疑是L7具備無線充電的技術能力,但在隨后公布的天使輪版核心配置表上,準車主發現,無線充電并不包含在內。
有智己L7用戶表示,智己L7出現減配的情況包括:21+6活塞卡鉗變成20+4活塞卡鉗;12個高清攝像頭被減配成11個;5個五代毫米波雷達被減配成4個;腳踢式電動尾門變成電動尾門等。
對此,一位汽車行業人士表示,“智己前期畫餅太多,導致現在用戶反噬了。一些車企選擇減配,并非產能和供應鏈的問題,大部分原因是成本問題,最終存在忽悠客戶的行為。”
“過度承諾”引發信任危機
“智己維權群現在有好幾個,一共有好幾百人。”上述維權車主俊如說,如果前期承諾配置沒有實現,智己會退雙倍定金,但根據合同,也就是“賠2000元”而已,并沒有太強的約束力。
但《財經天下》周刊了解到,用戶所說的“減配”配置,部分內容并未寫入協議,而是雙方交流的誤會和智己的過度承諾導致。
圖源/視覺中國
智己汽車L7客服人員告訴《財經天下》周刊,無線充電樁需要選配無線充電樁模組,車端智能無線充電模組相關費用為6000元,后續安裝無線充電樁,需要額外再支付1.2萬元。
但在車主們給出的減配證據中,智己官方APP里一個叫做“探問君”的賬號給出答案——每輛智己L7將搭載無線充電的接收器。
對此,去年6月,智己汽車首場線下Techday答用戶問環節中,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也向用戶明確表示,無線充電器不是標配。此外,針對“車展發布會和廣告宣傳多項配置未兌現”的問題,智己汽車強調,在產品層面上沒有虛假宣傳。智己汽車在任何公開宣傳的場合上都沒有承諾過“無線充電配置”是標配。
對此,《財經天下》周刊了解到,發布上述配置信息的“探問君”是上汽員工,但并不代表上汽官方。對此,智己相關負責人稱,該賬號僅僅用于在論壇中活躍氣氛。
但如此不嚴謹的交流方式,讓車主對品牌信任迅速下降。部分車主提出,“前期宣傳權益未明確在合同中”,擔心被智己收回。比如“數據權益兌換軟硬件升級”等。
針對此次上百位車主的聯合維權聲明,智己汽車在前期已經解釋了一些問題。不過,關于“后續升級配置”語焉不詳和官方App管理混亂相關內容,還未見智己汽車有所回應。
“現在幾百人聯合起來,亮出了態度,讓上汽給一個解釋,不光是關于天使輪權限、還有減配,以及合同中徹頭徹尾保障上汽、坑害消費者和客戶的條款解釋,請上汽集團給大家一個正式且滿意的解釋。智己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大家都會選擇堅持維權。”上述維權車主俊如說。
“如今出現的一系列車主維權事件,都屬于雙方信任機制出現了問題。從汽車市場來看,現在汽車企業故意欺負、欺詐消費者的土壤不多了。因為車企的產品質量基本有所保證,外加社會環境也不一樣。現在一切都透明公開了,消費者不好糊弄了。”一位汽車維權行業人士告訴《財經天下》周刊,“車企很多減配事件,都屬于前期過度承諾。對于這些問題企業需要負起責任,和消費者做好溝通,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