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凌晨還睡不著的小陳拿著手機刷著淘寶,點開了自己常買的一家服裝品牌的旗艦店,店鋪還在進行著直播。“咦,深夜直播間里的‘主播’很特別啊。”小陳發現,深夜的“主播”有著一頭米色的頭發,穿著俏皮可愛的白色露肩上衣和紫色短裙,十分符合該品牌的服裝風格,但她……卻不是一個真實的人,直播間也是3D虛擬的,主播的聲音雖然是AI合成,卻也不顯生硬。
隨著元宇宙的熱潮和虛擬偶像文化的快速發展,虛擬主播不僅僅活躍在別的娛樂領域,還進軍了電商界,開始了直播賣貨。這些深夜虛擬帶貨主播,背后并沒有真人,其動作、臺詞等都由AI生成,這樣的虛擬主播,真的能賣貨嗎?
深夜虛擬人如何持續賣貨?重復循環介紹相關商品
賣貨24小時不間斷的,可能嗎?現在的虛擬世界里就可以做到。
此前,快手已經推出首個官方電商虛擬主播關小芳,在快手小店進行直播,不到半年時間,就已有了精彩的表現,獲得了觀眾的喜愛,展現出了虛擬主播的巨大潛力。去年雙十一當天,關小芳就吸引了超過100萬次觀看和17萬點贊。
而早在4月,淘寶召開淘寶直播MCN機構季度會議,公布了直播電商新玩法。在2022年直播營銷的三大發力方向中,虛擬主播和3D場景成為了平臺新驅力。平臺將通過3D直播間和虛擬主播結合的新技術引擎,打造新的電商直播市場。根據淘寶官方數據,目前累計有1000多位商家加入直播3D“綠幕”,即虛擬時代,累計3000+商家使用虛擬主播。據記者觀察,海爾兄弟、小米等大品牌也紛紛用上了虛擬帶貨主播。
虛擬主播帶貨真的對消費者有吸引力嗎?
記者發現,深夜的直播場景都是虛擬的,虛擬主播會像真人那樣——歡迎觀眾來到直播間,為觀眾介紹產品并希望大家給直播間點贊、關注,而實際上,網店直播不過是重復循環介紹店鋪內的服裝產品。雖然虛擬主播表示希望大家留言互動,背后不過是AI虛擬主播基于系統智能識別觀眾的留言而后給出簡單的反饋。記者仔細觀察后發現,系統無法識別到觀眾的所有需求,對比真人主播帶貨,虛擬主播無法與觀眾進行更精準、更高效的互動。
小陳常逛的這家店,直播間幾乎24小時開著,白天由真人主播來進行直播,凌晨過后則由虛擬主播代替上陣,但觀看人數也比白天的真人主播少許多,而店鋪內虛擬主播的直播場次觀看人數不超過1000,而真人主播的觀看人數為1萬多。
商家推虛擬人帶貨成本低 打失眠經濟風口擦邊球
對于通過看直播購物的消費者來說,虛擬主播帶貨對他們是否有吸引力?當消費者需要買標品,例如護膚品、紙巾之類的商品,最關心的是在直播間下單能獲得的優惠力度,但對于服裝品類來說,虛擬主播不像真人主播,可以進行試穿展示,因此非標商品存在一定劣勢。
不同于A-Soul之類的虛擬偶像,虛擬電商主播的背后并沒有真人進行動作捕捉和面容捕捉設備,因此所需要的成本也會比前者低許多。大多主播的動作和臺詞都由AI生成,更為商家節省了人力成本。對于淘寶的賣家來說,直播時間越長,能帶來的流量也就越多,而用虛擬主播在部分時段代替真人主播,無疑是會幫賣家節省下許多成本。且許多年輕人會在凌晨時段進行網購,虛擬電商主播的出現趕上了失眠經濟的風口。
目前大部分采用虛擬主播來進行直播賣貨的賣家,都只是簡單地設計了一個形象,并賦予其介紹產品、吸引消費者購買和與觀眾互動的能力。若不進行IP的孵化與運營,還無法像明星和網絡紅人那樣,通過自身的流量為品牌和產品帶來曝光。虛擬主播無法代替真人主播,但卻可以在真人無法出鏡的特殊時段彌補直播的時長,比如凌晨和春節假期。
就目前來看,虛擬帶貨主播能帶來的轉化率還及不上真人主播,但在給店鋪節省直播成本和引流上,能給店鋪帶來不錯的收益。虛擬電商主播還處于探索階段,在技術和運營上還存在許多不足,這也意味著虛擬主播在電商直播界仍有發展潛力。
(見習記者 許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