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據宜春發布消息,8月15日下午,宜春市政府、宜春經開區、宜豐縣政府、宜春市礦業公司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比亞迪”)在南昌正式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比亞迪擬在宜春投資285億元建設年產30GWh動力電池和年產10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及陶瓷土(含鋰)礦采選綜合開發利用生產基地項目。這是繼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之后,又一家落戶宜春的全球新能源頭部企業。
宜春發布透露,這次合作,雙方自6月12日開始洽談,到簽約落地,僅用短短64天時間。目前,宜春已成全球新能源頭部企業集聚地,擁有全球最大的碳酸鋰基地、國內最大的負極材料基地、國內最大的鋰電池基地、全國知名鋰產品交易中心。
2021年2月,國軒高科與宜春市政府簽約,計劃總投資230億元,其中投資100億元建設30GWh動力電池項目,投資60億元建設1500萬噸選礦廠項目,投資70億元建設年產12萬噸碳酸鋰項目。
2021年9月,寧德時代與宜春市政府簽約,寧德時代計劃總投資500億元,在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相關縣市區建設新型鋰電池生產制造基地及相應碳酸鋰等上游材料生產基地,其中135億元用于鋰電池生產制造。
資料顯示,宜春鋰礦資源豐富,被稱作“亞洲鋰都”。新一輪勘查前,宜春已探明氧化鋰儲量258萬噸,占全國礦石氧化鋰儲量的24%,且都是露天開采礦山。新一輪鋰礦整裝勘查時,在普查階段就已新發現氧化鋰儲量約384萬噸,資源量折合碳酸鋰當量948萬噸,是原有氧化鋰儲量的1.5倍。(文 |《財經天下》周刊 鄭浩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