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曾廣
(相關資料圖)
編輯 | 董雨晴
經過小米12S系列的口碑修復之后,小米13系列終于徹底站起來了。12月11日晚,小米13系列正式發布,并于21點30分開啟全渠道預售,預售開啟后僅一個多小時就宣布線上渠道全部售罄,用戶只能到線下的小米門店進行體驗。
小米13系列賣爆,多少有些出乎市場的預料,因為今年整個手機行業都不景氣,全行業出貨量都在面臨較大的下行風險,而小米13系列銷售能夠如此火爆,離不開出色的產品力和此前今年小米12S系列、小米MIX Fold 2積累的強大口碑。
從2020年小米10系列正式開啟高端化戰略開始算起,小米已經進軍高端市場三年,經歷了小米10系列的“高開”,小米11系列“遇挫”,再到小米12系列“修復”,小米高端化的打法也在不斷變化,從以前的極致堆料到現在有所取舍。
對于小米而言,極致硬件一直是一塊招牌,但是今年的小米高端旗艦,在繼續帶給消費者最優秀的硬件配置的同時,已經不再單純偏重于追求參數的絕對領先。和以前相比,現在小米高端機更加追求均衡體驗,力求讓消費者的核心體驗不留短板,不只是要做到性能最強,更要做到體驗最好,真正對高端機的口碑負責。
不再只是“吊打”
從今年的小米12S系列開始,很多細心的用戶發現了小米高端機的一個變化,就是參數上可能并不是絕對領先了,甚至有一些用戶將其解讀為核心配置上的“倒退”。
拿小米非常擅長的快充來說,今年小米13系列兩款機型都沒有上小米旗下最快的快充,而是分別選擇了67W和120W快充,但其實小米前不久就已經在Redmi上面首發了210W快充。
同樣的情況,其實在半年前就已經出現了,當時發布的小米12S Ultra超大杯和高端折疊屏MIX Fold 2,相比于前代均在部分配置上有所“退步”,例如在無線充電的功率和電池的容量上都有所縮水。
參數上的“倒退”,是因為小米不能打了嗎?其實恰恰相反,因為這很大程度上是主動為之,今年小米12S系列發布以來,小米高端機市場呈現出四個意想不到的變化,印證了這一打法的有效性。
第一個沒想到的變化,是不再刻意追求硬件堆料后,小米高端機的口碑反而更好了。今年小米12S系列和全新折疊屏發布后,在高端市場廣受好評,尤其是小米12S Ultra和小米 MIX Fold 2,分別在京東獲得了98%和99%的好評率,領先于iPhone14。
(圖源/小米)
為什么部分配置降低了,口碑反而更好了呢?因為現在小米已經不再追求參數的絕對領先,而是綜合體驗的優化,以小米 MIX Fold 2為例,雖然充電功率和電池容量減少了一些,但是卻帶來了市面上最薄的折疊屏,重量更是比上代輕了整整50克,在手感上實現了很大程度的飛躍。
第二個沒想到的變化是,今年第三季度,在整個手機市場遭遇下行危機的背景下,憑借著小米12S系列和小米MIX Fold 2的好口碑,小米高端機的銷量反而進一步提升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接受小米高端機。
據小米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在小米12S系列和高端折疊屏的推動下,三季度小米在國內3000元以上價位的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了約14%,平均售價(ASP)提升了約9%。對于高端市場而言,口碑才是決定銷量的關鍵,小米高端機銷量的提升,也是小米12S系列和MIX Fold 2口碑提升帶來的最直接反映。
第三個沒想到的變化是,在參數上開始克制以后,小米高端機在很多方面的核心體驗上反而領先了同代的iPhone,在溫度控制、綜合續航、握持手感、邊框控制等核心體驗上實現對iPhone14的領先,這些方面的領先,和參數相比,更能代表用戶的直觀感受。
就拿小米13標準版的極窄邊框來說,和iPhone14系列一樣是直屏,但是小米13的邊框做到了1.61mm的極窄邊框,下巴高度也壓縮到1.81mm,成為市面上最窄的直屏下巴。
(小米13邊框對比iPhone14 Pro)
第四個沒想到的變化,則是軟硬件協同能力的大幅提升,小米在硬件領先的同時開始大幅發力軟件優化。12月11日在發布小米13系列的同時,小米還發布了最新的MIUI 14系統,和整個高端戰略的打法類似,現在MIUI也不再只是做加法,而是在做減法,通過最新的“剃刀計劃”對系統進行精簡,打造了一個“固件最小、占用內存最小、不可卸載應用最少”的超純凈系統。
總體來看,今年小米的高端化戰略確實出現了很多新變化,用一個詞來總結,就是“刪繁就簡”,不再只是強調性能配置,而是在紛繁的參數配置中挑選出最合適的,并針對用戶的需求進行全面優化,讓用戶真正能感知到參數以外的提升,而這背后也反映了小米高端化打法的重大轉變。
高端打法之變
到底什么才是高端機?對于這個問題,不同時期的小米交出了不同的答卷。2020年剛剛開啟高端化戰略之時,小米對高端機的理解就是,一切都給用戶最好的,把市面上最強的配置都給用戶滿上,也因此造就了小米10系列的夢幻高開,成就了用戶心中的最強音樂手機、電競手機。
但是2021年小米11系列的受挫,讓小米意識到,一款高端機只是擁有最強硬件是遠遠不夠的,過多的配置如果打磨不好,反而可能造成額外的負擔。所以到今年的小米12S系列,小米開始做減法,更多地去優化涉及到核心用戶痛點的體驗,對部分冗余配置動刀子,以實現外觀、手感、性能等方面的均衡體驗。
產品思維變動背后反映的,是小米整個高端化策略的變化,從小米10到小米13,小米高端機正在經歷從“性能領先”到“體驗優先”的重大轉變,將參數配置以外的核心體驗優化提升到戰略層面,以進一步對高端機的口碑負責。
(圖源/小米)
自從小米開啟高端化戰略以后,對標iPhone一直是小米的重要戰略,以前發布會小米高端機和iPhone的對比,也主要集中在各項參數上。
但是參數不是一款手機的全部,手機到了用戶手里,體驗痛點才是用戶感知最強烈的,用戶更關心的是日常使用夠不夠流暢?握持手感怎么樣?發熱情況怎么樣?續航能撐多久?如今正是因為更加注重核心體驗的優化,小米13系列才得以在多個維度趕超iPhone。
這一點,在半年前發布的小米12S Ultra情況上就表現得很明顯,和上代相比,這款手機在部分參數上不再追求極限,作為系列中的“超大杯”,只上了67W的快充。
但是在今年8月,一名購買了小米12S Ultra的攝影師就對《市界》表示,這款手機的綜合體驗上要比小米11 Ultra上了不止一個臺階,不管是流暢度、發熱控制、還是整體續航都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首次迎來徠卡影像的加持,讓小米在調色上迎來巨大進步,拍出來的照片也更具質感。
今年小米高端機的一大變化,就是徠卡影像帶來的巨大進步,這種對色彩的調教,在參數上很難衡量,但是很多拿到這款手機的用戶都發現,隨手拍出來的照片都很有電影感,不管是對于入門級用戶,還是對專業用戶來說,都非常友好。
當時這名攝影師就向《市界》預測,對比前代的小米11Ultra,綜合體驗優秀的小米12S Ultra價格會更為堅挺,如今將近半年過去,小米12S Ultra依舊維持了首發價,在雙十一和雙十二期間也沒有跳水。
(圖源/視覺中國)
這套新的打法最終成效如何?雖然小米13系列才剛剛開售,但從前期銷售的火爆可以看出,這一戰略有著很強的效果,僅僅半年的時間,小米12S系列的口碑已經迅速反映到小米13系列的銷量上。
對于手機行業而言,高端機從口碑發酵到銷量爆發之間往往存在一段較長的發酵時間差,當年正是憑借著小米10系列的一炮而紅,給小米高端機積攢了好口碑,才有了小米11系列的高銷量,小米11系列口碑受挫,則對小米12系列的銷量造成了一定的沖擊。
小米也正是因為明白了用戶口碑的重要性,從今年小米12系列開始,正式提出了“體驗為先”的理念,全面對標iPhone,將升級重點從參數配置轉移到用戶體驗。如今隨著小米12S系列的口碑大幅提升,小米13系列的前期銷量火爆,小米正在迎來新的“豹變”之年,憑借著小米13系列性能、體驗的均衡升級,有望實現銷量和口碑的雙豐收。
全面“進攻”的開始
如果說三年前高端化對于手機廠商而言還是一個可選項,那么隨著2022年整個市場的大轉向,現在高端化則變成了手機廠商們的必選項。
就在不久前,IDC發布的三季度全球手機行業出貨量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9.7%至3.019億部,然而在需求疲軟的同時,高端市場卻越來越占據市場更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中國市場,4000元以上智能手機的營收貢獻額已突破50%。
行業的下行挑戰加上高端市場的占比提升,迫使所有的廠商都必須將高端市場放到更重要的位置,而小米經歷了過去三年在高端市場的摸索,正在走出一條成熟、可行的打法和戰略,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也正式提出小米的高端化戰略從“戰略嘗試走向戰略進攻”。
(圖源/小米)
從出貨量來看,今年小米已經坐穩了全球第三的位置,躋身行業第一梯隊,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爭奪高端市場的份額,進一步提升收入和盈利能力。而小米12S系列、MIX Fold 2在口碑上的成功,驗證了小米高端化“體驗優先”打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小米13系列則是該打法指導下加速進攻的開始。
從小米12系列開始,小米開始正式做雙尺寸旗艦,全面對標iPhone。但是產品做出來只是第一步,只有將產品賣出去并獲得好口碑,才能形成高端市場的正循環。而現在小米高端機口碑和銷量的起勢,意味著小米高端化重新掌握了主動權,正式對iPhone發起沖鋒。
但高端化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個高端品牌的建立,需要品牌長期耕耘,一步步建立全新的用戶心智,高端化三年以來,小米現在其實也只是剛找到了正確的打法和路徑,正處于“豹變”之年,而未來隨著新打法和新戰略的逐步成熟,小米的高端機也將進一步在全球市場打響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