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奕航
(資料圖)
編輯 | 韓忠強
2023年1月5日,中國貨幣網披露了江西九江銀行的相關公告,顯示九江銀行決定不行使2018年第一期二級資本債的贖回選擇權。該二級資本債券將展期五年,于2028年1月31日進行兌付。
此公告發布后便引起市場關注。1月6日九江銀行態度出現了轉變,并再發公告決定對上述債券行使贖回選擇權。
九江銀行此番看似矛盾的動作到底為何?
轉變背后
通常情況下,商業銀行資本由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構成。一級資本又稱核心資本,主要體現為銀行股權資本;二級資本則是附屬資本或補充資本,是從銀行資本基礎中扣除核心資本之外的其它資本成分。
為了推進業務、擴充資產規模,各家銀行往往會以發行二級資本債的方式,來提高自身資本充足率水平。
九江銀行這筆“2018年第一期二級資本債券”,為10年期固定利率債券。起息日為2018年1月31日,目前已臨近該債券第5年的贖回兌付日。
(九江銀行相關二級資本債券,來源:中國貨幣網)
發行公告顯示,九江銀行在第5年設有贖回選擇權。如果不行使贖回權,則該二級資本債券將展期五年,于2028年1月31日進行兌付,未贖回部分將維持5%的票面利率。
事實上,近年來銀行到期不贖回二級資本債的情況比較常見,但絕大多數是主體評級在AA級及以下(中等及以下)的非上市中小銀行。對于九江銀行來說,情況則有所不同——據大公國際最新發布的信用評級報告,九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維持AAA,評級展望維持穩定,其發行的“2018年第一期二級資本債”的信用等級維持AA+。
作為2023年首家宣布不贖回二級資本債、且評級為AAA的銀行,九江銀行此舉引起了市場關注。
“按照業內慣例,二級資本債發行期限通常為10年,大多數銀行會在第5年選擇贖回。”證券分析師張康表示:“選擇不贖回二級資本債的銀行往往存在資本壓力,且資產質量指標和盈利指標弱于行業平均水平?!?/p>
對此,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表示:“一般而言,二級資本債在到期前5年可計入二級資本的規模逐年減少20%,大多數商業銀行選擇贖回。部分銀行選擇不提前贖回二級資本債,可能是出于兩點原因:一是銀行自身資質相對較弱,續發新債難度可能較大;二是贖回之后,該行的資本充足率可能會低于監管部門的合理水平?!?/p>
值得注意的是,不行使二級資本債贖回選擇權并不構成違約行為。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贖回,未來可能會引發估值波動或期限錯配的風險。除此之外,甚至還有可能引發市場對其償付能力的擔憂,為后續資本補充帶來難度。
或許是基于多方面考量,僅一天時間,九江銀行調整了原有處置方式,1月6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決定對九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第一期二級資本債券”行使贖回選擇權。
二級資本債市場繁榮
值得一提的是,九江銀行此番操作背后,折射出了中小銀行強烈的“補血”需求,與補充資本渠道單一、融資困難相矛盾的窘境。
2019年-2021年間,銀行二級資本債到期未贖回的現象呈遞增趨勢。據中泰證券研報,截至2023年1月5日,共有43家銀行的51只二級資本債宣告不贖回,規模合計達339億元。其中不贖回的銀行主體以農商行為主,不贖回二級資本債共40只,涉及34家農商行,合計規模220億元;城商行不贖回二級資本債共11只,涉及9家城商行,合計規模119億元。
然而,不提前贖回二級資本債券也只是權宜之計。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雖然金融管理部門在近幾年采取了政策措施,創新資本補充工具,支持商業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2022年,多家中小銀行也嘗試通過增資擴股、籌劃上市、發行永續債、專項債等方式,提升抗風險能力。但從整體結果來看,資本補充工具仍然匱乏,主要還是通過發行二級資本債補充二級資本,可以使用的一級資本工具更是有限,中小銀行業務發展仍存在不小的挑戰。”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小銀行對二級資本債的依賴,勢必會導致二級資本債市場的繁榮。
Wind數據顯示,2022年共有77家商業銀行發行了92只(含多期發行)二級資本債,發行總額為9077.55億元,與2021年的6170.73億相比,增幅達47.12%。其中,中小銀行成為了絕對的發行主體,共有68家;至于剩余的9家,則是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
中小銀行的發債數量占據總發債數量的半壁江山,但如果從發債規模來看,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則更勝一籌。2022年,國有大行、股份行發行二級資本債規模高達7600億元,占全部發行規模的83.7%。僅僅是“宇宙行”工商銀行一家,就發行了2200億元的二級資本債;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全年發債額度也達到了千億元級別。
至于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大幅度增長的原因,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過去幾年,銀行加大了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在資產端投放方面保持著較快增長速度。但2022年受需求影響,貸款的投放受到了一定沖擊。為保證業務的可持續發展,銀行需要提升資本補充力度,增厚“安全墊”。
就這樣,在2022年市場利率下行的背景下,成本相對較低的資本補充工具二級資本債獲得了發行方的青睞。
雖然二級資本債發行門檻相對較低,且利率相對高于普通金融債,但畢竟屬于外源性補充。郵儲銀行戰略發展部分析師認為:二級資本債只能補充二級資本,銀行還是要盡量增強資本的內源性補充。一方面大力發展輕資產,增強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分紅策略研判和調整,主動與投資者溝通,合理確定分紅比例,以此增加利潤的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