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逗
(資料圖片)
編輯 | 韓忠強
兔年開年之際,一家名為“兔寶寶”的建材板塊上市公司,迎來了股價“開門紅”。短短8個交易日,兔寶寶獲得了5個漲停板,股價接連創歷史新高,被稱為“兔年第一妖股”。
1月13日,兔寶寶開盤迎來大漲,并再度觸及漲停。但當日收盤,兔寶寶未能維持漲停,反而下跌了1.78%,總市值回調至128億元。
雖然未能再次漲停收盤,但兔寶寶的股價已經從1月3日的10.7元,上漲至如今的16.6元,漲幅將近70%。
在此之前,受房地產市場下行等因素影響,作為建材公司的兔寶寶業績也受到了一定影響,股價表現并不理想。但面對如今8天5個漲停板的漲勢,不少股民們不淡定了,稱兔年要買“兔寶寶”。
只不過,在股民們情緒高漲之時,兔寶寶的高管卻坐不住了。1月13日晚間,公司董事、總經理陸利華宣布,計劃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8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0.2446%。按當前股價來算,陸利華或將套現超3000萬元。
作為一只深受矚目的“跨年妖股”,兔寶寶究竟有何獨特之處?股價飆漲之時,公司董事為何突然減持套現?兔寶寶又有著怎樣的經營成色?
生肖概念被爆炒
兔寶寶是一家室內裝飾材料綜合服務商,2005年在深交所上市,主營業務包含裝飾材料和成品家居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5年開始開展品牌授權業務。
作為全A股唯一一個名字中帶“兔”的股票,兔寶寶受到了多方游資和散戶的追捧。在兔寶寶的股吧,有網友興奮地表示,“兔年喜提兔寶寶”、“守株待兔”;不過也有網友擔憂地表示,“小心爆炒之后的一地雞毛”。
有投資者將兔寶寶的上漲,歸結為“生肖行情”。深度關注A股市場的人會發現,兔寶寶并不是第一只因為生肖概念而大漲的股票。在此之前,A股市場已經發生過多次“生肖股”的股價暴漲現象。
譬如以往,在虎年、牛年、鼠年、豬年等農歷新年到來之際,湖北廣電(諧音“虎”)、金牛化工(帶有“牛”字)、聯環藥業(老鼠藥概念)、牧原股份(豬肉股龍頭)等,也都在當年年初的生肖行情中,經歷了一輪股價漲幅。其中,湖北廣電、牧原股份、聯環藥業漲幅均在2倍以上。
不過,這些股票雖然讓公司迎來了短期資本關注,但當“生肖行情”退去時,各家企業的股價也都走出不一樣的行情。而與當初的“生肖行情”相比,如今湖北廣電、金牛化工、聯環藥業的股價也都回到了低位。
回到兔寶寶的這輪“生肖行情”中來看,盡管短期股價漲勢喜人,但“兔寶寶”是否又能經得住資本市場的長期考驗呢?
在1月13日,早盤迎來漲停的兔寶寶,臨近午盤休市時突然炸板。截至收盤,兔寶寶下跌1.78%,報16.60元,全天換手率為25.90%。
對于這輪股價異動,兔寶寶相關負責人回應媒體時表示,“公司基本面并無重大變化,目前保持正常運營,對于股價表現,可能有市場預期改善的影響。”
誰在炒作兔寶寶?
兔寶寶股價異常背后,浮現著游資的身影。
在“生肖股”大熱的情緒主導下,兔寶寶今年已三次登上龍虎榜榜單,“小鱷魚”“上海溧陽路”等游資加入了這波炒作。
1月10號,兔寶寶第一次登上了交易龍虎榜單。當日,買入金額為1.97億元,賣出金額為7506.28萬元,合計凈買入1.22億元。其中,最大買家是東方證券上海浦東新區源深路證券營業部,凈買入超1億元。
而東方證券上海浦東新區源深路證券營業部,為知名游資“小鱷魚”的常用席位。公開資料顯示,小鱷魚為新生代90后游資,手法剽悍。
1月12日,兔寶寶第二次登上龍虎榜。當日買入總計為1.62億,而賣出總計1.48億。其中,“上海溧陽路”等多家游資入場合計買入超億元,而“晉江和平路”“小鱷魚”等游資則在離場。
到了1月13日,情況又有了新的變化,兔寶寶第三次上榜龍虎榜。當日買入金額合計2.12億,賣出總計2.52億。其中,機構合計凈賣出7790.75萬元,“上海溧陽路”也凈賣出2754.39萬元。與之相對的,買入榜席位上則變成了“拉薩團結路”等游資。
這符合游資一直以來的交易特征。和主力資金不同,游資沒有長期持有籌碼的習慣,更傾向于短線炒作。炒作時間上,游資的運作往往不超過一周,也有短至一兩天的。
通過這輪游資的炒作,擊鼓傳花,也使得兔寶寶的個股交易量保持活躍,股價不斷創新高。不過,在市場人士看來,游資之所以瘋狂追捧兔寶寶,還有一個原因在于,受房地產融資端和市場端的政策刺激影響,導致市場對建筑裝修市場的預期不斷提高。
而從投資市場上來看,除了兔寶寶之外,裝修建材板塊的股價,呈現持續走強趨勢。1月13日,曲美家居、金牌廚柜、大亞圣象漲停,北新建材、夢白合、慕思股份等多只家居家裝建材個股漲超5%。
而梳理兔寶寶以往的股價情況發現,在過去的2022年里,兔寶寶的股價表現并不理想,于2022年11月1日盤中下探至階段低點7.24元/股。沒多久后,兔寶寶也于11月14日后開始啟動上漲,并因“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20%”,登上了一次龍虎榜。
如果從2022年11月份算起,截至目前兔寶寶已經累計漲超120%。
民生證券近日發布的研報顯示,目前家居行業估值處于歷史底部位置,在地產行業預期反轉疊加防疫政策邊際改善的雙重驅動下,家居行業整體估值有望迎來修復。
關鍵在于經營基本面
按照歷史投資經驗來看,熱門概念再硬也需要回歸基本面。而沒有了游資追捧的兔寶寶,在這輪行情中到底能走多遠,這也是投資者當前最關注的問題。
從經營模式上來看,家居行業作為地產上下游的重要一環,其市場環境和發展模式深受地產行業影響。作為建材概念的兔寶寶,業績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下滑。
2022年前三季,兔寶寶營收58.73億元,同比下降7%;歸母凈利潤3.89億元,同比下降25.63%。
而從兔寶寶披露的業績來看,其子公司的業績變臉,是造成兔寶寶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
對于上述業績變動,兔寶寶在報告中稱,營收同比減少使得同期利潤總額降低,其中子公司青島裕豐漢唐木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裕豐漢唐”)大宗業務收入的大幅下滑,拖累了公司的毛利表現。
作為兔寶寶旗下子公司,裕豐漢唐原本擁有包括萬科、融創、新城、龍湖在內的龐大下游客群。但在最近兩年,由于部分房企業績不佳,下游產業鏈不可避免地受波及,裕豐漢唐的業績大幅受損。公告顯示,其2022年前三季營收6.35億元,同比下降21.13%。
受子公司營收下降等多種因素影響,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兔寶寶貨幣資金4.96億元,短期借款6.7億元,現金流承壓。
兔寶寶近期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稱,進入到四季度以來,較多的城市疫情爆發,公司本部的板材和家居業務面對的主要是家裝市場,如果小區封控管理的話,業務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此外裕豐漢唐的精裝定制業務也會受到疫情導致的項目進度延后的影響。
不過,進入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隨著監管層推出多項地產融資利好的舉措,房企融資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市場信心也在逐步回暖,這讓處于行業下游的板材市場,也迎來了利好預期。
對于2023年市場的預判,兔寶寶曾在2022年底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透露:“初步判斷2023年的市場壓力還是會比較大的,家裝市場消費信心的恢復需要一個階段過程。但近期也有一些積極的變化,一方面疫情防控措施在逐步優化,此外地產公司資金層面的支持政策也在密集出臺,公司也在持續觀察政策落地的情況。”
對于兔寶寶而言,雖然因名字帶有“兔”字眼而受到關注,但想要長期獲得投資者青睞,聚焦到改善業務經營基本面,才是公司長遠發展的關鍵所在。否則,在遭遇股價爆炒之后,終究也只是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