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短短幾年,中國三大民營造車企業的格局就迎來巨大變化,面對快步前進的比亞迪與在新能源領域初顯成效的吉利汽車,長城汽車何時才能迎來轉機,成為投資者關心的問題。
2月7日晚,作為中國民營造車三巨頭之一的長城汽車,發布了2023年1月產銷快報,結果依舊無法令人滿意。今年1月,長城汽車實現銷量6.15萬輛,同比下降45%,其中哈弗系列的銷量接近4萬輛,仍是長城汽車最重要的業績保障,而在新能源領域備具厚望的WEY和歐拉兩大品牌,銷量降幅均超過70%,拖累了長城汽車的整體業績。
實際上,長城汽車上一年的業績就很不理想。據其2022年業績公告顯示,長城汽車全年實現銷量106.75萬輛,同比下滑16.66%,只完成年銷目標190萬輛的56.19%,其中,12月銷量下滑更是高達52.3%,僅為7.74萬輛。但好消息是,長城汽車今年1月海外銷售新車同比增長超25%,達到1.6萬輛。
這至少證明,長城汽車正試圖努力走出去。
2月7日晚,中國民營造車三巨頭的另一位成員——吉利汽車,也發布了2023年1月產銷快報,銷量為10.34萬輛,同比減少29%,但仍在10萬大關之上。其中,吉利品牌實現銷量8.72萬輛,是吉利汽車目前的營收支柱,可旗下的幾何銷量卻同比下滑43%,而領克品牌1月銷量同樣大減40%,僅為1.1萬輛,也成為拖后腿的存在。
這與上一年的表現形成了鮮明對比,2022年,吉利汽車銷量尚處于增長狀態,同比增長8%為143.3萬輛。吉利汽車的銷量增長,主要來自其新能源車(含幾何、領克、極氪等品牌)的亮眼表現,全年銷量達32.8萬輛,同比增長300%。
相比而言,作為民營造車三巨頭中最早發布1月成績單的比亞迪,其業績就要好看很多。
同樣在今年1月,比亞迪的銷量同比增長58.6%,達到15.13萬輛,是三巨頭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車企,不僅銷量幾乎接近長城與吉利之和,也是目前唯一完全放棄燃油車生產的企業。不過,比亞迪1月海外銷售新能源乘用車數量只有1萬輛出頭,反而是三巨頭中最少的一個。
面對2023年,三大車企也基本定下了全年銷量目標,其中長城汽車是160萬輛,吉利汽車銷量總目標為165萬輛,兩家目標差距不大。至于比亞迪的銷量目標,則可能達到400萬~500萬輛,而在2022年,比亞迪的累計銷量為186.9萬輛,也就是要在今年至少實現翻倍。
如果比亞迪的這個目標順利達成,其銷量也將超越長城與吉利之和,并重新改寫中國民營造車企業的格局。(作者 | 馮晨晨 編輯 | 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