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萬一平的學區房,還能狂飆多久?

2023-02-25 12:52:33 來源:晨財經

打印 放大 縮小

花重金買了一套學區房,孩子卻不一定能上對口的好學校?趕在今年5月份的中小學入學信息采集之前,一批家長開始奔波在學區房和教育市場,努力讓孩子贏在教育的“起跑線”。


(相關資料圖)

按照多數學校“落戶才能順利入學”的要求,家長們必須趕在5月初中小學入學信息采集之前,辦理完落戶手續。而和落戶強相關的學區房市場,迎來了一年中交易最活躍的時期。

算算日子,留給家長們選擇的時間,只剩兩個月了。但讓他們心憂的還不止這些。繼2016年我國實行“全面二孩”政策后,“二孩”的出生人口迎來爆發最多的兩年。六年后的今天,這批適齡的“二胎兒童”們,終于也要加入到入學競賽了。

“二孩潮”的涌入,直接導致中小學入學人口的猛增。很多城市率先緊張起來,提前發出了2023年學位預警,告知家長們學位告急、入學難的事實。

以北京為例,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曹浩文刊發的研究測算顯示,2023年北京迎來小學學位需求高峰——108.2萬個。

面對“最難入學年”,一些家長緊急沖向了對口“名校”的學區房市場,為孩子能上心儀學校提前上保險。

日前,北京中小學生家長最“卷”的海淀多個片區,不僅是周末扎堆看房的現象明顯變多了,多個學區房小區的成交量也開始提升,價格逐步進入上升空間。典型如,被譽為北京學區“風向標”的海淀萬柳片區,“第一套房源成交后,第二套的房源總價也會上調10萬左右。”

龐大的入學人口,又一次撐起了學區房市場的交易繁榮。只是,當這輪入學高峰過去后,隨著生育率指數下降,創造著“只漲不跌”神話的學區房,又該何去何從?

(圖源/視覺中國)

學區房變“圍城”?

北京下轄的16個區中,東城、西城和海淀區常年穩居學區房“鄙視鏈”的頂端。但若是從名校數量、師資實力、學習氛圍三者結合來看,沒有一個比得過海淀。

海淀,不僅有17個學區、168所小學、90所初中,還有上千個社區,以及年年變化的入學規則。它的名校資源不僅是北京的第一梯隊,其入學復雜程度也勸退了很多人。

但在家長們看來,這些復雜的難題幾乎都能被一種看似簡單粗暴的手段解決,那就是買學區房。

在海淀,很多家長是碼農、教授、研究員等高知群體。他們中多數是享受過教育紅利的“學一代”,深知優質教育環境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典型的摩羯座媽媽,陳莉從2022年起就開始研究學區房市場。“靠成績拔尖上好學校的娃還是少數,買個房子打底更保險些。”

她把海淀的近百所初中做了個排名,按照成績分為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并把第二梯隊之外的學校命名為“坑校”。一輪篩選后,她率先將目標投向了蜂鳥家園。

凡提到海淀學區房,蜂鳥家園是不會忽視的一個。因“百分百”對口“一流一類”的中關村第三小學,且房源總價較低,成了海淀學區房的風向標。

整個蜂鳥家園共有4個戶型,但單價差額較大的原因并不在于此,而是名額是否被占用,成了家鄉們是否愿意掏錢的重要標準。

據房產中介趙晨介紹,蜂鳥的房子根據學區年齡的不同,價碼也不同,“學區一年級,最便宜的755萬元~765萬元;占用學區二年級的房子大概在770萬元~780萬元,三年級就得800萬元上下。”

多位房產中介告訴市界,目前成交最快的房子主要是700萬元到800萬元左右的小戶型。面積在50平方米左右,按照80%的得房率計算,實際使用面積不過40平方米。

相比眾多動輒上千萬的學區房,蜂鳥家園因低總價的特征,備受青睞,多年來都是萬柳片區二手房交易熱度的第一名。但在居住體驗上,40平米的使用面積也勸退了不少購房者。

盡管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陳莉也不愿過度降低生活品質。最終,在多番權衡后,她選擇了學區資源和居住體驗更均衡的上地區域。

然而,對更多想要搭上學區房這趟車的家長來說,低總價、有優質學位的蜂鳥家園,依舊是他們心中最佳的落戶“神器”。據安居客平臺數據,去年下半年來,蜂鳥家園的均價從2021年12月的15萬元/平米左右,一路升至17萬元/平米。

趙晨表示,最近一個月,他所在的門店帶看量上漲超過30%。“成交量上,節前我們月均成交3~5單,這個月到現在已經簽了38單,成交節奏加快了。”

買海淀學區房的人,大體有著相似的特征。因常年接觸買學區房的家長,趙晨有過一番總結,上了海淀頂尖學區房的孩子,不一定是學霸,“但他們的父母大多數都是學霸。”

在海淀家長群中,有不少是來自外地的“京一代”,他們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在京有購房需求、對房產敏感、重視子女教育并研究學區房。一些家長堅定地相信學區房的巨大潛力,在行動上押注。

但海淀區為了制止炒學區房,發布了“1911”多校劃片派位細則。在高價接盤的家長眼中,這里的學區房似乎成了一座圍城。面對不斷波動的政策,也有部分家長選擇主動放棄,規避未來的貶值風險。

海淀“1911”政策發布后,張凱預判,再購入較貴的學區房,房子的價值必然下降,投資上也不劃算。他希望等到房子要賣的時候,至少能不虧錢。順利出手后,他會重新選一套非學區,面積更大的房子。

買溢價不過高的學區房,成了張凱內心的資金安全區。為了規避風險,他選定了較早執行多校劃片政策的東城區,買了均價12萬一平的學區房,“當時東城學區房還是買方市場,議價空間很大”。

(被學區房環繞的小學。圖源/視覺中國)

意料之外的走勢

學區房過往的畸形繁榮,不僅壓制了年輕人的生育意愿,更加劇了教育內卷。面對不太冷靜的學區房市場,北京市政府早在多年前就出臺各種新政,對“學區房”的資源壟斷下狠招。

近兩年來,北京陸續落地了多校劃片、教師輪崗、二手房指導價和“校額到校”政策。但要說能對學區房市場影響最大的,還是要看“多校劃片”的執行效果。

2017年,北京朝陽區第一次將“多校劃片”推向公眾視野。緊接著,東城區和海淀區于2018年發布政策,2019年開始要求新購房產實行多校劃片。

但最有影響力的,莫過于“牛小”林立的西城區宣布將于2020年7月31日之后實施多校劃片,當時直接引發了西城學區房走勢大幅下滑。

北京西城德勝區域向來備受家長青睞,由于學區內遍布優質小學,在家長的心中,“金德月”(指金融街、德勝、月壇三大學區)更是處于西城學區房市場的最頂端。

早在2020年4月30日,西城區政府就官宣了“多校劃片、六年一學位”的政策。但在當時,家長們仍對通過購房入讀頂級“牛小”抱有希望,大量家長涌向了德勝學區房市場,致使價格大幅上漲。

2021年4月24日,西城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發布,再次強調2020年7月31日后購入房源的家庭,孩子申請入小學時,不再對應登記入學劃片學校,全部以多校劃片方式在學區或相鄰學區內入學。

德勝學區房市場終于不再扛得住了。2021年7月,德勝多校劃片結果出爐,許多購買德勝頂級學區房的家長夢想破滅。最終的結果顯示,德勝和月壇2020年7月31日后購入住房家庭,全部被調劑出片區。

這之后,西城學區房價格暴跌,成交陷入了長久的低迷。一位中介透露,“西城‘731政策’后,在這里家長們僅僅是買一套學區房,還是不夠的。西城的學校雖然優質,但學校普遍很小,且學位少,家長們光靠買學區房,很難保證入學。”

入讀頂級學區的光環不再后,西城學區房的成交量價應聲下跌,降價百萬的房源不在少數,一度波及北京其他幾個城區。

究其根本,“多校劃片”的政策雖然對學區房市場的效果很明顯,但卻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

對于望子成龍的家長們而言,優質教育資源太緊俏。當西城區打破了這一“確定性”,已經準備好巨額購房款的家長們,奔赴下一個“確定性”區域,成了一種必然。

于是,更多家長涌向了海淀。長期關注這里學區市場的家長發現,多校劃片對于海淀區的影響較為有限。

雖然多校劃片的出臺,也曾使蜂鳥家園的房價波動,每平米價格從最高接近19萬元,滑落至11.6萬元的歷史低價。彼時,蜂鳥家園還曾因直降300萬元賣房,沖上熱搜。

“但海淀區的政策其實是相對人性化的,只要不是生源太多,學校接受不過來,一般都能直接上對口學校。”海淀萬柳區域一位門店經理說道。

盡管海淀也遵循學位充足的時候對口入學,但由于學校多,分布集中、學位充足等,學生被搖到其他片區內學校的概率并不高。

上述門店經理表示:“海淀的優質學校還是采取就近入學的原則,所以2021年中關村三小對應小區的學生中,只有39個被調劑至其他學校,大概占總數的5%左右。”

隨著家長們對于優質學區的預期回穩,如今海淀學區房的價格也很快恢復。目前,蜂鳥家園小區的均價,依舊穩定在17萬元/平米左右。安居客數據顯示,萬柳區域的房屋均價從2020年年中的14萬元/平米,升至近18萬元/平米。

貝殼研究院經濟分析師許小樂認為,“房價是供需關系錯配的反映,家長們對于有限優質教育資源的競爭推動了學區房價格的上漲,把優質教育資源的蛋糕做大,才是長久之計。”

(2022年6月23日,北京,海淀區萬柳學區學區房。圖源/視覺中國)

“老破小”還會香么?

在學區房市場出現之前,家長們在擇校這條路上也是各顯神通。

以北京為例,2008年前,大部分家長們對優質教育獲取,是通過“贊助費、共建、條子生”等方式解決的。只不過,隨著后續的爭議增多,這些暗箱操作逐漸被教委取締。學區房才開始真正登上時代的舞臺。

2008年后,北京入學人口大漲,學位猛然吃緊,大眾關注度迅速攀升,急需一個較為公平的入學標準出臺。于是,一個根據入學就近原則制定的,依據房產、戶口判定入學條件,成了當時最公平、最具效率的選擇。

此后,圍繞學區房的話題就沒有停止過。從2008年到2023年的15年里,北京戶籍入學人數從4.5萬增長到17.1萬,整整多了2.8倍。這場長達十五年的賽跑,也逐漸呈現出學位吃緊和學區房供不應求的形勢。

隨著人口增長,學區房被貼上“只漲不跌”的標簽。盡管學區溢價早已超出房子的居住價值,但始終未能改變家長們對學區房的絕對信仰。

瘋狂漲勢之下,西城區30萬元/平米的過道房、15萬元/平米的地下室紛紛誕生,傲視京城。

(2016年6月22日,北京一處“學區過道”叫價150萬,該過道位于西城區大耳胡同。圖源/視覺中國)

如今,學區房市場又來到了一個新的臨界點。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2016年和2017年,北京新生兒數量再次上漲。按此預測,2023年北京將迎來適齡上學兒童最多的一年,這也意味著,二胎父母們持有房子的時間變長,學區房房源也將更加緊張。

但當入學人口高峰的回落,學位供應緊張將得到緩解。那些曾經有高投資溢價的學區房,或將不再擁有穩定的房價上漲預期。“老破小”房源更是首當其沖,可能最先不受待見。

以西城德勝區域為例,多校劃片之后,家長們即使買了“老破小”也不能確定能上對應學校,周邊的“老破小”學區房房價應聲下跌。

以新外大街甲8號院為例,該小區建于1976年,位于二環和三環間,房子的樓齡大多超過50年,但由于對口北師大實驗小學,該小區的房價十分堅挺。但在和綁定優質學區的確定性被打破后,據多位區域門店經理透露,“自從去年6月份到現在,新外大街甲8號院的房價整體跌了100萬左右。”

曾經,擁有頂尖學區資源的“老破小”駐立在中國學區房的鄙視鏈頂端。而當人口大潮回落后,褪去學區“神話外衣”后,這里是否將變成更老、更破的“老破小”?

(文中陳莉、趙晨、張凱均為化名)

作者 | 李逗

編輯 | 田晏林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a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播放| 500福利视频导航| 女人说疼男人就越往里|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 日韩欧美黄色片| 亚洲噜噜噜噜噜影院在线播放| 狠狠色综合TV久久久久久| 又大又粗又爽a级毛片免费看| 都市激情校园春色亚洲|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黄网站色成年片大免费高清|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999国产精品999久久久久久| 女性高爱潮真实有声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产乱码| 日本污全彩肉肉无遮挡彩色|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欧美午夜艳片欧美精品|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男人的好电影在线观看|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影院 |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日韩 |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残忍女王虐茎chinese|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 男人操女人免费视频| 公和我做得好爽在线观看|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2021| 欧亚专线欧洲s码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欧美毛多水多肥妇| 亚洲狠狠ady亚洲精品大秀| 牛牛色婷婷在线视频播放|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 男人j放进女人p全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