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月27日,豐田汽車公布1月業績數據,雖然當月全球產量同比增長8.8%,達到68.91萬輛,但銷量卻出現5.6%的下滑,僅為70.99萬輛,而這也是豐田連續第二個月的銷售數據,低于上年同期。
實際上,豐田汽車的銷量下滑,與中國市場的“不給力”有很大關系。據豐田汽車透露,其海外銷量同比減少9.7%,其中身為第二大市場的中國市場,銷量同比減少高達23.5%,而第一大市場北美市場,銷量也減少了12.8%。
此外,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同樣在今年1月,廣汽豐田的零售銷量同比下滑30.3%,并以6.1萬輛的成績排在第6位,而一汽豐田更是已不再前十大廠商之列。不過,相比于一汽大眾、上汽大眾超過40%的銷量跌幅,以及東風日產接近60%的跌幅,廣汽豐田的下滑幅度也并非過于夸張。
豐田汽車銷量稍顯頹勢之下,網絡上開始討論“比亞迪對豐田的超越”,但在短期內,可能依舊只是一個目標。
據比亞迪披露的1月產銷快報顯示,其當月實現銷量為15.4萬輛,即便出現63.85%的增速,也不及豐田汽車全球銷量的四分之一。與豐田一致,同樣以燃油車銷量為主的長城汽車,1月份的銷量是6.1萬輛,而吉利是10.3萬輛。也就是說,上述三大民營造車企業,1月合計銷量不足32萬輛,同樣不到豐田同月全球銷量的一半。
不過,隨著電動汽車的快速普及,比亞迪想要超越豐田,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據此前報道,比亞迪2023年的銷量目標可能達到400萬~500萬輛,也就是在2022年187萬輛的基礎上至少實現翻倍,而豐田則計劃在2023年銷售1060萬輛汽車,與2022年基本一致,兩者間的差距也將快速縮小。
(作者|馮晨晨,編輯|劉肖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