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月28日,作為“國內碳纖維行業第一股”的光威復材,股價暴跌9.83%,報54.4元/股,創下半年多以來新低,市值日損30億元,目前已跌破300億大關,僅存282億元。
前一天晚上,光威復材發布2022年年報,當年實現營收25.11億元,同比下降3.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34億元,同比增長23.19%。這樣的數據,雖然看上去并不算太好,卻也不足以令光威復材出現股價的巨額下跌,而其股價創半年多新低的原因,可能與同時發布的另一條消息有關。
同樣在3月27日晚間,光威復材還發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當季實現營收5.39億元,同比下滑9%,歸母凈利潤也在下滑18%~23%后,僅存1.6億~1.7億元。其中,由于定型纖維交付波動導致碳纖維(含織物)板塊營收同比下降15%,而隨著客戶減少的訂單,風電碳梁板塊營收也出現24%的下滑。
光威復材于2017年登陸資本市場,并自稱國內碳纖維行業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主要從事碳纖維及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等業務,擁有碳纖維行業的全產業鏈布局,是國內碳纖維行業龍頭企業,產品可用于氣瓶、航天、航空、工業、電子、兵器、船舶等行業。
不過,光威復材最近一段時間的股價走勢,卻并不理想。若從2022年9月高點的90.79元/股算起,光威復材股價至今半年已跌去40%,損失188億元。
目前掌控著光威復材的老板,是一對親兄弟。早在2021年2月,光威復材發布公告稱,當時的大股東王言卿,將所持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光威集團的所有股份,悉數轉讓給兩個兒子——陳亮和陳洞。而在股權轉讓完成后,兄弟二人各持有光威集團39.89%股份,并分別間接控制著上市公司接近15%的股份,合計可達30%。
若按最新市值計算,兄弟倆的持股價值可達84億元。
(作者|馮晨晨,編輯|劉肖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