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互聯網大廠盤踞的中關村和望京市場,最近的出租情況不太理想了。
3月28日,房地產服務及投資管理公司高力國際,發布了對一季度北京辦公樓市場表現的調研報告。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一季度,北京甲級寫字樓市場凈吸納量再度轉負,達到-6.1萬平方米,主要集中在中關村和CBD子市場,分別為-3.3萬和-2.2萬平方米。其中,望京酒仙橋和中關村的甲級寫字樓市場租金降幅較大,環比降幅分別為2.5%和1.4%。
(相關資料圖)
過去一年,多個互聯網大廠在“降本增效”的經營策略下,一改以往的大規模擴張節奏,反而撤離了多個核心辦公樓區域,并對整個區域的出租情況造成了擾動。
譬如,在中關村市場,字節跳動集體撤離中關村,整合退租超10萬平米;愛奇藝搬出超3萬平的鴻誠拓展大廈,微軟也提前退租鼎好大廈3萬平。
另一邊的望京市場,也同樣出現了大廠撤離的情況。如,美團提前解約櫻輝大廈和融新科技中心等寫字樓,釋放面積達超3萬平;每日優鮮破產解散后,望京萬科時代中心的總部人去樓空。
大廠的紛紛撤出,直接給兩大區域的出租率帶來重創。根據高力國際2022年調研數據顯示,中關村和望京全年凈吸納量分別為-6.8萬平方米和-9.6萬平方米。而中關村空置率達到11.1%,這是近15年里首次攀升至10%以上;望京酒仙橋的空置率同比上漲超過20%,達到28.7%。
一個新的跡象是,進入2023年一季度,中關村和望京區域內的洗牌跡象開始更多涌現。當頭部互聯網企業大面積退租,更多科技型企業開始成為這些寫字樓的“蓄水池”。陸明對「市界」介紹道, 中關村辦公樓更多出現了人工智能、大數據、芯片等客戶,個別元宇宙企業也會出現辦公需求。
然而,另不少行業人士擔憂的是,目前這些新興行業的生力軍恐怕尚不足以支撐空缺的市場。高力國際華北區研究部董事陸明對「市界」介紹道,目前這些高精尖的科技型企業在人力規模和辦公樓使用面積上仍偏小,無法填補大廠退租后的出租率空缺。
而放眼全行業來看,針對北京一季度市場情況,高力國際抽樣調查了北京核心區域不同子市場的50棟甲級寫字樓,全部項目平均月度帶看量從去年四季度一個月大約6-7組,迅速恢復至今年一季度的18-19組,相當于增長約2倍。
其中,辦公樓區域去化最明顯的是麗澤市場。一季度,該區域實現了1.6萬平方米的去化,依然是市場唯一的熱點區域。而這已經麗澤商務區連續9個季度持續去化,其空置率環比下降1.6%至35.1%,凈有效租金保持穩定。
然而,盡管帶看量有所回升,但從整個市場情況來看,目前也僅僅恢復到其正常市場環境下70%左右的水平,到了3月初時,辦公樓市場的帶看量又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對此,陸明指出,“2023年的市場主旋律是,在總需求不足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業主和租戶的租金預期差距,這也是市場實現成功去化的關鍵。”
文|李逗
編|孫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