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汽車中控屏背后的車機系統(車載信息娛樂產品的簡稱),已經成了不少燃油車車主吐槽的重災區。
前有大眾ID系列車主因導航突然卡殼、顯示屏卡屏、車機頻繁斷網、故障碼頻出等問題討伐廠商,今有吉利汽車集團旗下高端品牌領克的車主,不滿品牌未履行App和車聯網功能遠程升級(以下簡稱“OTA升級”)承諾而發聲明抗議。即便領克快速回應并提供了解決方案,仍難解老車主的失望。
此前,習慣了開燃油車的車主,更在意發動機、底盤和車身,并未對車機系統抱太高期待,只要能滿足聽歌、導航、語音下達指令這些基本能夠實現人與車,車與車之間的信息通訊即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但特斯拉和國內造車新勢力等新能源汽車廠商在智能體驗上爭做“卷王”,養刁了消費者的胃口,傳統車企不得不快馬加鞭,攜手合作伙伴投入重金自研車機系統,生怕落后于人。
車機系統在車主和廠商心里的分量日漸加重,成了檢驗車企智能化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環節。
新人笑,舊人哭
3月,對很多領克的粉絲來說,是個驚喜不斷的月份。
先是3月19日,領克全新智能座艙LYNK OS N迎來全球首發,據官方介紹,該系統在流暢度、易用性和用戶體驗上均有顛覆性突破,并將率先在領克09車型進行OTA推送。
接著,在3月底的“魅族∞領克無界生態發布會”上,領克08搭載的Flyme Auto車機系統正式揭開面紗。在很多業內人士眼中,Flyme Auto或將成為華為鴻蒙車機系統最有力的競爭者。
只是,期待只屬于新人,舊人唯有心寒。
領克08首秀的前兩日,3月23日,一份《領克車主的聯合聲明》在官方App——“LynkCo”上發酵。車主對領克OTA升級服務提出質疑,痛斥其車機系統過于封閉、升級困難。
面對車主的聲討,領克于次日作出回應,并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但車主們并不買賬,認為這份回應態度敷衍、缺乏誠意,隨后又連續發布了三份聯合聲明。但領克方面未再公開回應。這場維權大戰,逐漸變成了車主的獨角戲。
領克的車機系統到底怎么了?
2022年2月,在對比了本田雅閣和領克03等車型后,周巡被2021款的領克05打動了。高級感的內飾和大尺寸中控屏,外加強勁的動力表現和流暢的車機,讓他當即覺得找到了“夢中情車”。
結果,不到一年,車機突然“翻臉”,有時音樂放著放著,就沒聲音了;系統也經常卡頓,手指觸屏毫無反應。
為此,他聯系到領克中心客服,被告知要找4S店,但店里的隨車管家表示,目前領克05的車機系統最新版本是752,而周巡的車,車機系統版本還停留在750,必須得把車開到4S店里才能升級。
周巡覺得自己被忽悠了,因為在購車時,雙方簽署的《領克遠程升級服務授權委托書》中,白紙黑字地寫著:“車輛已經具備車聯網遠程升級能力?!彼氩煌ǎI克05使用的是高通820A車規芯片,也不算差,怎么連遠程升級的能力都沒有?
和周巡一樣,被領克車機系統“折磨”的車主還有不少。
王浩是2021年的5月份,購入了2020款領克05,彼時該款車上市不久,搭載高通820A芯片,和同期上市的奧迪A4L使用的是同款芯片。
在買車時,王浩也得到了領克OTA推送的承諾。但同樣,要想實現車機升級,他也得開車去4S店跑一趟。
王浩在4S店做保養時,順便升級了幾次車機系統,卻發現升級了個寂寞。系統性能沒有優化,車輛時而誤報故障、倒車影像說卡就卡;軟件也沒有新增和更新,就連高德地圖還停留在4.3版本,而那時,高德地圖車機版已經更新到7.0版本了。
原先王浩還用車載地圖導航,但現在地圖許久不更新,很多地點已經找不到,還不如自己看手機地圖導航方便。
▲(圖源/視覺中國)
車主群里,王浩的抱怨引來很多老車主共鳴。但個人聲音微弱,3月21日下午,王浩拉起了維權群,全國各地的領克車主從小紅書、微博、抖音等渠道得知,漸漸匯聚于此。一周左右的時間,這個群里已經聚集了超300人,維權2號群也有了200多人。
兩天后,第一份《領克車主的聯合聲明》出現在了領克App——LynkCo智慧車圈的動態上,接著流傳到其他社交平臺。
老車主在《聲明》中提到,車輛OTA升級每次都要消耗大量時間前往4S店操作,給車主帶來了很多困擾和不便,更與領克官方宣傳的功能不符。對此,他們要求領克履行承諾,為老款車型持續OTA升級,并希望盡快匹配LYNK OS N系統。
很快,領克官方做出回應,稱LYNK OS N是基于8155芯片和GEEA2.0電子電氣架構研發的智能座艙系統,而上一代車機的硬件配置無法承載LYNK OS N。同時,領克表示,根據已收集到的用戶需求,在硬件條件允許的前提下,二季度起陸續更新第三方高頻應用軟件。
而搭載820A芯片的領克01和05車型,領克方面稱,可支持SOTA升級(軟件升級)。并且,這兩款車使用的高德地圖,是領克與高德定制開發的車端專版,與手機端應用的升級邏輯不同。雖然版本號固定,但地圖數據以及實時路況功能持續在線,同步更新。
老車主們對于這份回應很不滿意。于是3月25日,發布了第二份《車主聯合聲明》。
車主指出,首先領克在發布會上宣稱將提供持續OTA升級,而非SOTA升級,此為虛假宣傳;其次,同樣使用820A芯片的友商們,始終持續為老車主提供OTA升級服務,為何領克不能?第三,鑒于領克之前承諾的app車控空調預調節等服務功能近一年還未兌現,要求官方給出更新車機系統的具體解決方案和時間節點。
第二份聲明的最后,車主質疑領克,究竟是什么渠道收集到的用戶需求,“請公布渠道和收集內容。”
矛盾一觸即發。3月23日晚,王浩發現,LynkCo里相關的維權帖已經被刪得差不多了,而且領克關閉了智慧車圈的發帖功能。“現在發動態需要審核,以前是不需要審核的。”在他看來,這顯然不是積極溝通的態度。
老車主的怒火,化作第三份和第四份《聯合聲明》,甚至有不少車主表示,要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受訪者供圖)
車機系統升級難在哪?
領克的車機系統,一直都是業內公認的槽點。就連領克的銷售都自嘲,自家的車機系統是出了名的差。
2017年11月,首款上市的領克汽車——領克01,其車機系統就曾出現過投訴。
在弄清領克的車機為什么難用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它是靠什么做出來的。
一位研究車輛工程的專業人士告訴「市界」,構成汽車的四大系統分別為底盤、發動機、車身和汽車電子。現在外界熱議的“車機系統”,實際上屬于汽車電子系統里的一部分。
“汽車電子系統一般車企都是外包,底盤和車身通常自行研發,當然后來開啟互聯網汽車,主機廠代工模式,底盤和車身有時也由主機廠提供了?!鄙鲜鰧I人士表示。
接近領克的業內人士也說,領克最開始的車機是由瑞典供應商研發的,底層基于Linux系統(一種計算機操作系統),雖說是當時歐洲市場最領先的技術,成本不低,但可裝應用較少,不太能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有些“水土不服”。
這些年,隨著不同汽車平臺的進化和電子電氣架構的升級,車機系統的組成變得越發多樣、復雜。以領克為例,01系列有四套車機系統、06系列至少也有兩套。
如今,老車主要求的OTA更新,需要把原先由供應商負責的研發工作交給領克來做。這么多套車機系統,又有85萬車主,維護難度可想而知。
而且,從領克給車主的回復中可知,OTA升級困難的關鍵其實在于——硬件不適配。
就像你不能指望iPhone 6能升級到iOS 16.3.1,因為它搭載的CPU還是Apple A8雙核6位處理器,運行內存僅2GB,升級到iOS 12已經是極限了。而iOS 16開始,對系統硬件的底線要求是3GB運行內存。
車機系統也是同樣的道理。LYNK OS N(智能座艙操作系統)是基于高通8155芯片+GEEA2.0電子電氣架構研發的,而領克01、05車型的車機,搭載的是高通820A芯片。
二者除了性能差距,所支持的軟件協定上也不同。比如,高通8155芯片支持藍牙5.0,820A僅支持藍牙4.1。如果要LYNK OS N 硬接上820A芯片,系統只會更卡,甚至崩潰。
硬件不匹配,遠程升級這條路走不通了。
有車主提出方案說,為什么領克不能免費給大家換車芯?要知道,2022年7月,領克的“兄弟”品牌——極氪,免費為其001車型更換了高通8155芯片。
但極氪CEO安聰慧曾透露,那次換芯片,極氪花了3個億。那時,極氪001的累計交付量是3萬輛。
▲(極氪 ZEEKR 001。圖源/視覺中國)
反觀領克,自2017年首款產品發布至今,累計銷量突破70萬臺。要免費給這些老車換芯,將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領克是拿不出這些錢的。2022年,該公司營收降至291.08億元,凈利潤只有722.2萬元,銷量約18萬輛,同比下滑18.3%,成了吉利旗下唯一銷量負增長的子品牌。
但為了解決硬件問題,可能也有車主寧愿自費更換芯片來實現車機系統的升級,很遺憾,這辦法也不可行。
芯片不只是一枚“芯片”,而是一個計算平臺統稱,高通8155、820A一般為主芯片代號,此外還有內存、閃存等。
更換芯片,意味著要更換整個車機主板、重新做車機系統的適配,不僅費錢,還費事。
種種前提下,領克也只能是能做多少算多少,至于對不認可處理方案的老車主們,也只好說聲抱歉。
敲響燃油車警鐘
領克自2017年誕生起,就肩負著明確的使命,要在吉利和沃爾沃之間,形成差異化的品牌矩陣。
沃爾沃主要聚焦在其占有10%份額的豪華車市場,吉利針對其占有約44%的主流自主品牌市場,而領克鎖定在45%市占率的細分市場,迎戰主流合資品牌。
彼時的領克,以沃爾沃為技術背書,一度被市場視為沃爾沃“平替”,和主流合資品牌一樣,遵循著燃油車的造車與賣車邏輯。
2018年,領克02正式上市后,作為首批用戶,90后的李楠在看車半小時后,當場下單。
他告訴「市界」,前些年,很多車企不注重內飾,也沒有專門的App,可以在線買車,“現在我們知道蔚小理也做App,但當時領克是最早的,整個購車體驗非常新穎?!?/p>
“有一說一,除了車機卡頓,買領克我一點都不后悔,家里有個寶馬5系,現在我都不愿意開了,感覺領克在國產車里還挺好的。”李楠說。
領克也不負眾望,首款車型上市以來,銷量節節攀升,但車機問題依舊是無法回避的痛點。當然,這也是很多傳統車企的一塊“心病”。
作為合資品牌中電動化轉型最積極的大眾,2019年年底就在國內陸續投放了ID.4、ID.6和ID.3等系列車型。但是從ID系列上市起,其車機系統的吐槽聲幾乎就沒斷過。
2020年9月開始交付的上汽大眾ID.3,車主反映的問題就有導航突然卡殼、顯示屏卡屏、無法使用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等等,而到了2021年上市的上汽大眾ID.4X,也出現了車機頻繁斷網、癱瘓黑屏、故障碼頻出等問題。
最近一年,上汽大眾也進行了多輪車機系統的升級,但跟領克一樣,需要提前預約到4S店完成。這導致很多車主嫌麻煩直接“破罐子破摔”。廠商為了激勵車主升級車機,甚至想出了補貼的辦法。
今年3月中旬開始,上汽大眾提供550元的補貼,一汽大眾也給予車主5000積分的獎勵,求車主來4S店進行車機升級。
事實上,傳統車企被自身車機系統反噬的背后,是造車新勢力崛起下,“軟件定義汽車”的概念日益成為共識。各種車機互聯系統以及智能駕駛系統把用戶的期待值拉高了。
▲(圖源/視覺中國)
這些年,隨著傳統的造車理念被打破,車機系統已經從一個鑲邊的“配角”,上升到了可以和發動機“平番”的角色。不少用戶在選車時,也將車機的智能化水平作為考量標準之一。
領克車主在第二份聲明中有提到,理想ONE和小鵬p7也搭載的是高通820A芯片,但這些公司仍持續給老車主OTA升級系統和應用。
作為“軟件定義汽車”的鼻祖,特斯拉首款量產車型Model S在2012年上線后,車主基本上每隔幾個月就會收到一些更新。
即使Model S在上市三年多后,特斯拉還通過OTA為Model S推送了Autopilot 7.0版本,新增了自動轉向、自動緊急轉向、側面碰撞預警、自動變道和自動泊車等輔助駕駛功能。
新能源車企在智能大屏上“狂卷”,拉高了消費者對車機系統的期望值。
嵐圖汽車曾對「市界」表示,歐洲用戶購買車輛時,會更在意整車的操作、底盤、駕控和安全性等因素,而中國用戶對車輛智能化體驗會非常重視。
傳統車企自然也注意到了這種變化,身負硬件、軟件雙重壓力的它們,也希望通過提升智能化體驗,抓住更多用戶。
這其中,有車企選擇找伙伴合作,如廣汽與華為的戰略合作、上汽集團與OPPO“牽手”,比亞迪自主研發了DiLink系統之外,也在去年下半年宣布與榮耀合作,聯合研發車機系統……
而吉利汽車選擇以收購的方式,補齊自身“軟實力”。
2022年7月4日,由李書福創辦的星紀時代與魅族科技舉行戰略投資簽約儀式。本次戰略投資后,星紀時代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權,取得對魅族科技的單獨控制。
加入吉利體系的魅族,立刻承擔起集團的智能化擔當,Flyme Auto便是魅族加入后貢獻的第一個作品。
在官方的介紹中,Flyme Auto將手機變成了汽車的“第六域”,從軟件層面徹底打通手機與車機的數據沙盒,使兩個終端達成數據與賬號的生態貫通。
交互方面,Flyme Auto不僅將魅族經典的小窗模式、Smart Bar延伸至車機系統中,還實現了手機輔助車機完成系統OTA下載安裝的能力。
車機問題對于車企的重要性,領克已親身驗證。未來,Flyme Auto與華為鴻蒙孰高孰低,時間會證明。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長苗圩早就提示過,操作系統是比芯片更加迫切和致命的問題,是決定汽車智能化、網聯化勝負的關鍵,也是中國汽車產業變革下半場的核心技術之一。
(文中王浩、周巡、李楠為化名)
作者 | 劉冬雪
編輯 | 田晏林